[发明专利]一种等长收缩加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494.6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辉;肖丹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辉;肖丹娜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040 天津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力装置,尤其是一种等长收缩加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于肌肉收缩的理论研究十分广泛,对于肌肉收缩的形式主要分为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三种形式,通过对肌肉收缩的系统研究有利于解决一系列与肌肉收缩有关的疾病预防与治疗问题。
近年来,颅颌面肌肉系统在各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重要作用被学者们广泛认知。对于颅颌面肌肉改建机制,以往研究着重于矫治前后咀嚼肌肌力、肌电方面,对于肌细胞改建的生理学变化、肌肉不同收缩方式的分子机制研究关注较少。
虽然四肢骨骼肌不同收缩方式的动物模型已发展较为成熟,往往通过负荷器械可以实现,然而对于咀嚼肌收缩的模型建立,由于肌肉组织发育来源、肌纤维类型、组成的不同,以及颅颌面独特解剖结构对咀嚼肌收缩方式的影响,不能单纯以四肢肌肌纤维收缩机制来概括咀嚼肌,也没有专用的实验装置来建立咀嚼肌动物肌肉收缩模型,而咀嚼肌的特殊结构又无法通过现有的四肢肌的建模装置来实现。因此,对咀嚼肌收缩改建机制的研究中,如何建立稳定、有效的动物模型是面临的一项难题。
此外,申请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不仅肌肉的运动模式,还有例如肠道等脏器以及皮肤甚至细胞等的生长模式,其实都可以全部归纳为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类,因此有针对性的建立动物模型或对机体组织进行加力实现其特定的医疗或试验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如何设计加力装置来普遍实现等长收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等长收缩加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等长收缩加力装置,包括支持部件和固定装置,所述支持部件由连接部件、套管和内杆组成,所述套管内侧嵌套有内杆,所述连接部件固定于所述套管外侧,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支持部件的内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等长收缩加力装置,所述固定部件是可以使内杆与待连接物固定的部件。
优选的,所述等长收缩加力装置,所述固定部件为夹持部件、钩挂部件或嵌套部件。
优选的,所述等长收缩加力装置,所述连接部件既可以为活动连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等长收缩加力装置,所述连接部件为夹持部件、钩挂部件或嵌套部件。
优选的,所述等长收缩加力装置,所述套管和内杆是可以加长的结构,例如,套管或内杆可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将套管或内杆一节节加长。
一种家兔咀嚼肌等长收缩实验模型用加力装置,包括一对支持部件和固定套环,所述支持部件由螺钉、连接部件、套管和内杆组成,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由固定板和第一弯钩组成,所述第一弯钩与固定板垂直固定,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设置螺钉的通孔,所述螺钉通过该通孔与所述连接部件垂直固定,所述套管为中空的圆柱形管,一端管壁的外侧设有第二弯钩,另一端管壁内侧嵌套入内杆,所述第二弯钩与第一弯钩以钩挂方式连接,所述内杆的未嵌套入套杆一端为第三弯钩,所述固定套环的主体为椭圆环状部件,在该椭圆环状部件长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圆环或固定手柄,所述固定圆环或固定手柄与内杆的弯钩端以钩挂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家兔咀嚼肌等长收缩实验模型用加力装置,所述内杆的长度小于套管的长度,更优选的,内杆的直径略小于套管的直径,若相差过多内杆在套管中的左右侧方晃动会对装置加力产生副作用。
优选的,所述家兔咀嚼肌等长收缩实验模型用加力装置,所述固定板为矩形,其尺寸按短边×长边表示为3mm×5mm~4mm×6mm,其厚度为0.4mm。
优选的,所述家兔咀嚼肌等长收缩实验模型用加力装置,所述固定板为倒角矩形,其尺寸按短边×长边表示为3mm×5mm,其厚度为0.4mm。
优选的,所述家兔咀嚼肌等长收缩实验模型用加力装置,所述第一弯钩为对转半圆弯钩。
优选的,所述家兔咀嚼肌等长收缩实验模型用加力装置,所述第一弯钩是由直径1.2mm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的,其长竖直臂长度为2.9mm,水平臂长度为2mm,短竖直臂长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家兔咀嚼肌等长收缩实验模型用加力装置,所述第一弯钩的长竖直臂上固定有用来防止套管上的第二弯钩滑落至第一弯钩的长竖直臂的根部的金属球。
优选的,所述家兔咀嚼肌等长收缩实验模型用加力装置,所述第一弯钩的长竖直臂上与水平臂交角下方约0.5mm处固定有金属球作为阻挡组件,用来防止套管上的第二弯钩滑落至第一弯钩的长竖直臂的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辉;肖丹娜,未经高辉;肖丹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