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顺时释放活性因子亚微米核壳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06449.0 | 申请日: | 2014-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亮;卫彦;王莹;张学慧;蔡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4;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于振强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顺时 释放 活性 因子 微米 核壳微球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顺时释放活性因子亚微米核壳微球材料,其设有核层和核层,其特征是所述核层为聚内消旋乳酸,其上载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所述壳层为聚丙交酯-乙交酯,其上载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所述微球材料的直径μ的范围为:0.4μm≤μ≤1.6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时释放活性因子亚微米核壳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以聚内消旋乳酸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为核层原料,核层为聚丙交酯-乙交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核层原料,依次配置核壳层电喷溶液、静电喷射、冷冻干燥,制得顺时释放活性因子亚微米核壳微球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顺时释放活性因子亚微米核壳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核壳层电喷溶液时,配置1~2%w/v聚内消旋乳酸、三氟乙醇核层溶液与3~4%w/v的聚丙交酯-乙交酯、三氟乙醇核层溶液,常温溶胀1h,然后在37℃下搅拌24h;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两种生长因子分别溶解于超纯水中,然后按10nm/ml配比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加入壳层溶液,按100nm/ml配比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加入核层溶液,分别搅拌10min,以获得均匀稳定的核、壳层电喷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顺时释放活性因子亚微米核壳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喷射时,喷射电压为15kV、总流速为0.8ml/h、核壳流速比为1:2~4、接受板距离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顺时释放活性因子亚微米核壳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获得的静电喷射微球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干燥24h,‐20℃密封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4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