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泵导热油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5389.0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蔡清连;黄波;徐立志;李丹;史敏;陈婷;聂茹;张之友;周波;陈欣;杨彪;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朱芳雄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泵导热油加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单泵导热油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工作方式是,通过热油泵将油泵入加热元件内加热,加热后的热油通过出油口流出,进入待用油的反应釜内使用,反应釜使用完毕产生的油再次通过热油泵泵入加热元件内加热,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现有的导热油加热系统普遍采用单管导热,或者数管齐开的方式加热,即储油腔内仅仅设置一根或者多根的加热管,由于储油腔内油管分布有局限,因此,在加热过程中无法保证油温的均匀度,接触加热管的油温度一般较高,非接触的一般较低,工作效率低;此外,由于加热管功能单一,也容易造成无法针对不同状态调整加热方式,不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加热方式效率低,加热效果的温度均匀性差,不节能,不环保,增加生产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泵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热油泵、一个以上的加热元件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加热元件均设置在保温箱体内,加热元件与保温箱之间的空隙处填满保温棉;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储油腔、防爆盒、隔热层、测温管、一根以上的加热管和一片以上的导流板;储油腔的一端通过法兰盘连接隔热层,加热管和测温管均位于储油腔内,且加热管的接线端、测温管的检测端均贯穿法兰盘和隔热层后,插入防爆盒内固定;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一个测温通孔和一个以上的加热通孔,测温通孔用于穿插放置测温管,每一个加热通孔用于对应穿插放置一根加热管,导流板位于储油腔内部且沿储油腔轴向均匀设置,相邻的导流板的轴线不重合;所述加热元件的储油腔一端设置进油口,另一端设置出油口,相邻的加热元件之间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与热油泵连接的加热元件的进油口连接热油泵,出油口连接相邻加热元件的进油口;储油腔上还设有压力表,储油腔的出油口设有传感器测温点,测温管的检测端也设有传感器测温点;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测温点的传感器的输出端,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热油泵的开启以及各加热元件的开启。
由于设置保温箱体,并在加热元件与保温箱之间的空隙处填满保温棉,减缓了加热元件的温度消散,可达到节能的效果;此外,由于设置了导流板,并使得导流板在储油腔内交错排布,使得流经的油在储油腔内呈波浪式流动,大大增大了油与加热管接触的面积,且使得热油冷油之间的混合更均匀,从而解决了油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使得油的加热效果得到改善,加热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增加出油口测温点和测温管测温点,当出油口温度下降时,说明加热的程度不够,加热效果不够好,当测温管测温点上升至上限以上,且出油口温度也上升,说明热油泵可能坏掉,从而导致油滞留在储油腔内反复加热,导致储油腔内温度不断提升,这是需要停止热油泵和加热元件的工作,等待检修完毕,这样设计,大大加强了使用的安全性能,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为进一步达到节能的效果,所述加热管包括基本加热管、主加热管和辅助加热管。使用时,设定工作的温度范围,低于范围值的下限时,主加热管和辅助加热管同时开启加热,达到提高加热速度的效果;当温度位于范围值以内时,关闭辅助加热管,同时开启基本加热管加热;当温度超过范围值的上限时,所有加热管均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5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棒棒糖
- 下一篇:电动车后灯罩注塑模具顶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