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香蕉为原料制备面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05050.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赖禄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禄波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C1/00;D06C1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19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蕉 原料 制备 面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香蕉为原料制备面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我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栽培,其果实味香、营养丰富。香蕉的茎、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脂蜡质和果胶,还有少量的水溶解物和其他物质。由于香蕉纤维轻且有光泽,吸水性高,可做成面料,用于制作窗帘、毛巾、床单、衣服等。
然而由于香蕉纤维的提取技工方法以及将香蕉纤维制成面料的方法尚未完善,使制得的面料的各项指标一直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以香蕉为原料制备面料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面料柔软,不易泛黄,其染色牢固、上色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以香蕉为原料制备面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香蕉的茎、叶在2.0MPa~2.5MPa的压力下进行恒压蒸汽爆破10分钟~15分钟;
B、向步骤A爆破后得到的原料中,加入植物酶和纤维素酶,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2倍~3倍水进行浸泡1小时~2小时;其中,所述植物酶的加入量是所述原料质量的0.5%~0.8%,所述纤维素酶的加入量是所述原料质量的1%~5%;
C、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原料从浸泡液中取出,并用10倍~15倍水进行漂洗;
D、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原料放入溶液Ⅰ中浸泡15分钟~20分钟,然后取出并放入溶液Ⅱ中浸泡20分钟~30分钟;其中,所述溶液Ⅰ是由焦亚硫酸钠、双氧水、氢氧化钠、水按质量比焦亚硫酸钠:双氧水:氢氧化钠:水=1:1:1:200,所述溶液Ⅱ是由焦亚硫酸钠、双氧水、氢氧化钠、水按质量比焦亚硫酸钠:双氧水:氢氧化钠:水=1:1:1:50;
E、将经过步骤D处理的原料进行滚压,然后再用加捻机加捻成香蕉丝;
F、将步骤E制得的香蕉丝用织布机织成面料,并将该面料放入浓度为20%~40%的柔顺剂水溶液中浸泡1小时~2小时,制得;其中,所述柔顺剂水溶液的温度50℃~60℃,pH值为5.0~6.0。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由香蕉的茎、叶中制得的香蕉丝的得率高,含有的杂质少,由该香蕉丝制得的面料柔软,不易泛黄,其染色牢固、上色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以香蕉为原料制备面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5kg香蕉的茎、叶在2.0MPa压力下进行恒压蒸汽爆破10分钟;
B、向步骤A爆破后得到的原料中,加入0.025kg植物酶和0.05kg纤维素酶,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2倍水进行浸泡1小时;
C、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原料从浸泡液中取出,并用10倍水进行漂洗;
D、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原料放入溶液Ⅰ中浸泡15分钟,然后取出并放入溶液Ⅱ中浸泡20分钟;其中,所述溶液Ⅰ是由焦亚硫酸钠、双氧水、氢氧化钠、水按质量比焦亚硫酸钠:双氧水:氢氧化钠:水=1:1:1:200,所述溶液Ⅱ是由焦亚硫酸钠、双氧水、氢氧化钠、水按质量比焦亚硫酸钠:双氧水:氢氧化钠:水=1:1:1:50;
E、将经过步骤D处理的原料进行滚压,然后再用加捻机加捻成香蕉丝;
F、将步骤E制得的香蕉丝用织布机织成面料,并将该面料放入浓度为20%的柔顺剂水溶液中浸泡1小时,制得;其中,所述柔顺剂水溶液的温度50℃,pH值为5.0。
本实施例香蕉丝的得率为40%,并且该香蕉丝的纯度为98%。
实施例2
本以香蕉为原料制备面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5kg香蕉的茎、叶在2.2MPa的压力下进行恒压蒸汽爆破12分钟;
B、向步骤A爆破后得到的原料中,加入0.03kg植物酶和0.15kg纤维素酶,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3倍水进行浸泡2小时;
C、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原料从浸泡液中取出,并用12倍水进行漂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禄波,未经赖禄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5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