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4953.7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0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庭玮;黄郁升;林雅婷;范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浴月;苏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已成为显示技术的主流,在移动装置、电脑及电视等显示器上已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平面显示器可分为许多不同种类,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display),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或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又以液晶显示器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为现今主要的平面显示器类型。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均搭载较省电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LED-backlit module),而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需要驱动电路来驱动发光二极管,使得液晶面板能通过背光产生所期望的颜色。另一方面,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调节也需驱动电路来驱动。
然而,驱动电路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或者是因为工艺的变异,电路中晶体管的阈值电压(Threshold voltage)会产生飘移的现象,导致驱动电路无法有效地控制流经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使得显示器各像素显示的亮度不一致。
传统上,如图1所示,图1是绘示一显示面板中一像素结构100的电路图,像素结构100包含六个晶体管以及两个电容以补偿P型晶体管101的阈值电压,以便使流经发光二极管102的电流不会受到漂移的阈值电压所影响。然而,因显示面板的像素越来越高,又单一像素结构100中晶体管及电容的数量大,使得显示面板所需的晶体管及电容总数大增,进而使制作成本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使像素结构的成本降低且能有效地补偿阈值电压的飘移,实属当前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态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含像素结构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以选择性提供数据信号或第一参考电压信号。像素结构包含电容器、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及第三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电性耦接电容器的两端,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以接收一起始电压,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第二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性耦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扫描信号;第三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数据信号或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该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以及发光元件的第一端,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耦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显示面板还包含如所述像素结构的另一像素结构;其中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的控制信号为第二扫描信号,像素结构与另一像素结构的第二扫描信号具有一固定时间延迟,或为相同信号。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控制电路包含第四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数据信号,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性耦接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用以接收致能信号;以及第五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性耦接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用以接收致能信号;其中,第四开关单元及第五开关单元根据致能信号依序导通。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其中第四开关单元与第五开关单元其中之一为P型晶体管,另一为N型晶体管。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其中发光元件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压信号,其中第四开关单元及第五开关单元所接收的致能信号与第二参考电压信号同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像素结构还包含第六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第六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性耦接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第六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发光元件的第一端,第六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用以接收致能信号,第六开关单元与第五开关单元为相同导电型P型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4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便携示波器
- 下一篇:一种制备钛酸纳米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