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4930.6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双;何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小双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P7/04;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消化道 出血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丹皮8~12份、栀子8~12份、当归8~12份、打碗花8~12份、柴胡4~8份、茯苓8~12份、宽叶荨麻8~12份、余甘子12~18份、龙胆草8~12份、赶风柴12~18份、毛脚茵8~12份、墨鱼盖12~18份、钟乳石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丹皮9~11份、栀子9~11份、当归9~11份、打碗花9~11份、柴胡5~7份、茯苓9~11份、宽叶荨麻9~11份、余甘子14~16份、龙胆草9~11份、赶风柴14~16份、毛脚茵9~11份、钟乳石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丹皮9~11份、栀子9~11份、当归9~11份、打碗花9~11份、柴胡5~7份、茯苓9~11份、宽叶荨麻9~11份、余甘子14~16份、龙胆草9~11份、赶风柴14~16份、毛脚茵9~11份、墨鱼盖14~1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丹皮9~11份、栀子9~11份、当归9~11份、打碗花9~11份、柴胡5~7份、茯苓9~11份、宽叶荨麻9~11份、余甘子14~16份、龙胆草9~11份、赶风柴14~16份、毛脚茵9~11份、墨鱼盖14~16份、钟乳石3~5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丹皮10份、栀子10份、当归10份、打碗花10份、柴胡6份、茯苓10份、宽叶荨麻10份、余甘子15份、龙胆草10份、赶风柴15份、毛脚茵10份、墨鱼盖15份、钟乳石4份。
6.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丹皮、栀子、当归、打碗花、柴胡、茯苓、宽叶荨麻、余甘子、龙胆草、赶风柴、毛脚茵、墨鱼盖、钟乳石,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丹皮、栀子、当归、打碗花、柴胡、茯苓、宽叶荨麻、余甘子、龙胆草、赶风柴、毛脚茵、墨鱼盖、钟乳石,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丹皮、栀子、当归、打碗花、柴胡、茯苓、宽叶荨麻、余甘子、龙胆草、赶风柴、毛脚茵、墨鱼盖、钟乳石,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浓缩,干燥,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小双,未经丁小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49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