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及双重智能扫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4734.9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国刚;程曦;邱竹贤;王贵;汤志谦;赵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通道 太阳能电池 组件 测试 系统 双重 智能 扫描 方法 | ||
1.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包括若干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单元、1个交流电源、1台工业控制计算机和通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分别与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单元及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所述通讯线分别与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单元相连,获得、处理和存储组件参数的测量数据,并输出I-V曲线、温度数据和最大功率点在24小时内的P-T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单元由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支架、太阳能数据采集器、温度传感器、光伏电缆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布置在所述组件支架上,所述太阳能数据采集器通过所述光伏电缆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太阳能数据采集器相连;所述太阳能数据采集器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数据采集器由电子负载、检测电路、辅助电源、控制电路、单片机和通信电路组成,其中所述电子负载为恒流源电子负载,所述电子负载的工作电流范围为0-10A,电压范围为0-45VDC;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接,所述辅助电源与所述交流电源相接,所述通信电路通过所述通讯线与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接,所述电子负载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端、检测电路、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7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单元中的17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分别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布置,其中11块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按照正南朝向、竖直倾斜角度0°~50°、每块间隔5°布置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组件支架上,其中4块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按照正南朝向、竖直倾斜角度60°~90°、每块间隔10°布置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组件支架上,其中1块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按照正东朝向、竖直倾斜角90°布置在对应的所述组件支架上,其中1块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按照正西朝向、竖直倾斜角90°布置在所述对应的组件支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为220V交流不间断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Pt1000型温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支架的材质为铝合金或镀锌碳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线为RS485总线或RS232总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缆型号为PV1-F1×4.0mm2,长度均为20m。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单晶硅电池组件或多晶硅电池组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参数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点电压和电流以及组件运行温度。
12.利用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的双重智能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检测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数据。
(2)在0.5A-5.5A或0.5A-9.0A的电流范围内,以0.5A为间隔测量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若干组电压、电流数据,并在若干组电压、电流数据中找出最大功率点P1;
(3)在最大功率点P1的±0.5A范围内,以0.05A为间隔进一步测量最大功率点P1的±0.5A范围内的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压、电流数据,并找出此电流范围内的最大功率点P2;
(4)检测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短路电流和实时温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47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