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4667.0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6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冯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振江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7/04;A61K31/70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原发性 血小板 减少 紫癜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本病的特征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脾脏无明显肿大。本病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可能感染后,在体内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通过其抗体分子上的FC片段与血小板上FC受体相结合。附有免疫复合物的血小板易在单核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而导致血小板减少。这一现象在体外已得到证实,故可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体病。慢性型患者中约半数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该抗体分别属于免疫球蛋白G、M、A、C3、C4等,而以IgG最多见。血小板表面亦可结合免疫球蛋白,称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一般认为PAIgG可能是真正的抗血小板抗体,通过其IgG分子上Fab片段与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结合,然后通过其FC片段与巨噬细胞受体结合,致血小板被吞噬和破坏。若血小板表面结合的IgG量多时,则可形成IgG双体,并激活补体,巨噬细胞上的FC和C3b受体起协同作用,血小板更易被破坏。PAIgG量与病情呈正相关。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二者有共同抗原性,巨核细胞亦可直接受破坏。ITP患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相关抗原,可能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如果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慢性型占ITP的80%,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现有技术中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泄毒热、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及其各组份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量在该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土大黄150份、茅根100份、淮山药20份、红糖30份。
为达到清泄毒热、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功效,本发明选择土大黄150份、茅根100份、淮山药20份、红糖30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土大黄,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性寒,味辛苦。根和叶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功效。主治清热,行瘀,杀虫,解毒。治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湿疹,疥癣,跌打损伤,烫伤。
茅根又名茅草、白茅草、白茅根,为禾本科茅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味甘苦,性寒,无毒;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淮山药:是目前江苏、安徽等地所产的山药,它的茎通常带紫红色,含淀粉和蛋白质,可食用。为多年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清热解毒。【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振江,未经冯振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4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