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相容剂增韧耐低温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4438.9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一;林湖彬;杜崇铭;余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昌亿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51/00;B29C47/92;B29B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瑾 |
地址: | 51622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相容 剂增韧耐 低温 pc abs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相容剂增韧耐低温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的很多报导研究都是采用单个品种的相容剂接枝改性 PC/ABS 合金,很少有关于采用两种或者多种相容剂作为一个体系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例如,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专利《一种电表壳用高分子材料》,专利申请号: CN2007101729.9,由 PC 基础树脂、玻纤、主阻燃剂、抗滴落剂、增韧剂、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ABS、润滑剂以及抗氧剂受阻酚类和亚磷酸酯类组成,其特征在于:所用的PC为中等流动PC和高流动 PC 的混合,所用的主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所用的相容剂为 ABS-g-MAH ,所用的增韧剂为 PTW,所用的润滑剂是 PETS,所制得阻燃增强聚碳酸酯组合物,由于不仅具有刚性高、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并且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外观,适合做好的电表壳体材料;青岛润兴塑料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专利《加工性能优异的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 CN201310728183.4,以PC、 ABS为基体树脂原料,以MBS为增韧剂,以SMA和/或ABS-g-MAH为相容剂,以MS树脂和/或聚萜烯树脂为流动改性树脂,并辅以少量的抗氧剂和流动改性助剂。所制得的PC/ABS合金材料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而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能够应用在家电、办公用品、电子电气等领域,特别适用于注塑各种结构复杂的制件和大型薄壁制品;中国专利《ABS/再生PET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110030034.1,公开了一种ABS/再生PET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有效改善ABS与PET的相容性,使 ABS/PET 树脂组合物具有较高冲击性能;因此,如何通过配方设计制备出具有优良耐低温性能的PC/ABS合金应用于制备汽车仪表盘、低温容器和制冷器,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相关途径还未报导。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分子链重复单元为碳酸酯型的聚合物。PC作为主要工程塑料之一,具有冲击强度高、抗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透明、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等优点。然而,PC也存在加工流动性差、易应力开裂、对缺口敏感、容易磨损、耐化学药品性差、价格偏高等缺点,这些缺点使它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树脂)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加工流动性,易加工、具有良好的韧性刚性和强度、尺寸稳定、耐化学试剂且价格便宜,但是在其他力学性能等方面有欠缺。PC与ABS共混所得的PC/ABS合金性能可以弥补单组分材料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而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合金的各项性能指标.。为了改善PC/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一般采用向体系添加相容剂的方法。
目前常见的用于PC/ABS共混体系的相容剂有各类接枝物、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胺基SAN、双组分增容等。对于PC/ABS共混体系而言,通常在体系中加入相容剂以降低相界面张力和分散相尺寸,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以扩大其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组分相容剂增韧耐低温PC/ABS合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PC/ABS合金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组分相容剂增韧耐低温PC/ABS合金,由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PC 50~80份;
ABS 15~30份;
ABS-g-MAH 5~10份
SAN-g-GMA 5~10份
防火剂 0.2-0.4份
抗氧剂1010 0.1~0.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昌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昌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4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