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03932.3 申请日: 2014-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4042895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刘学键 申请(专利权)人: 崔新明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P3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2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药 组合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能累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表现出多种临床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及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下降,CD3+CD8+T上升, IL-10水平上调,其中IL-10作为Th类细胞因子的代表在SLE发病机制中倍受关注。白介素是一大类非均一的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介导信号传递的多肽类,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较受关注。 

西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多采用激素的疗法,激素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卓著的疗效,但激素具有相当大的副作用,长期大量的使用激素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不仅如此,激素的减停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中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多采用中药调剂的办法,中药调剂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虽具有卓著疗效,但疗效仅停留在缓解症状侧面上,很难从根本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治疗。 

中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坚持治疗半年后才看到疗效。因此,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有效药物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痛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当归10-12份、生地5-8份、三七6-9份、麦冬3-5份、怀牛膝10-12份、紫草10-12份、鸡血藤3-5份、丹皮3-5份、丹参10-12份、灵芝8-10份、女贞子6-9份、党参10-12份。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生地味甘、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主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Panax seudo-ginseng) 的根,味微苦、性温,能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麦冬,又名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以块根入药。性味功能: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怀牛膝为苋科牛膝属的植物,其性味苦甘酸平,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跌打损伤,肾虚之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以及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症。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 的根,性寒,味苦,入心包络、肝经,能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主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血丑)、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取饧,透毛窍、通鼻窍,散寒止痛,燥湿解毒作用。 

鸡血藤为豆科攀援植物密花豆、香花崖豆藤、常绿油麻藤等的藤茎。有人认为该药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但考其植物描述和附图与现今不同。其真正名实相符之名出自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其它本草学还载有“血风藤”、“血藤”等别名。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等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经闭等妇科病以及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软、血虚痿黄等,治白细胞减少也有一定疗效。 

丹皮即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新明,未经崔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3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