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屏障单元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3593.9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冯雷;高琍玲;马成良;蒋立新;王卫东;宣君;许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障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屏障单元板。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公路车辆运行或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道路沿线及附近居民、学校和办公区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目前主要通过声屏障置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阻挡,从而达到防治噪声污染的目的。传统的声屏障单元板,由吸声板、吸声材料、隔声板组成,吸声板与隔声板之间构成的腔体内设置吸声材料,将声波通过吸声板上的吸声孔进入吸声材料,声波沿着吸声材料的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穿过吸声材料的声波撞击到隔声材料表面后反射回吸声材料,与材料发生二次摩擦作用,再次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隔声的效果。
但是由于吸声板与吸声孔的轴向垂直,声波通过吸声板上的吸声孔接触到吸声材料时,仍有部分声波被反射出吸声孔,是使吸声效果下降。声波穿过吸声材料撞击到隔声材料表面,隔声材料表面相对平滑,声波直接反射再次进入吸声材料,若声波的能量较高,可能穿透吸声材,从吸声孔射出,降低吸声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声率高,经济实用,组装简捷,运输方便,环保科技,美观实用的声屏障单元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声屏障单元板,由吸声板、吸声材料、隔声板组成,吸声板与隔声板之间构成的腔体内设置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板上开有吸声孔,吸声孔的轴向与吸声板正面呈30-60°夹角。
当声波通过吸声板上的吸声孔接触到吸声材料时,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由于吸声孔的轴向与吸声板正面呈30-60°夹角,所以吸声孔在吸声板上正面投影面积小于实际面积,声波被反射回来时又有部分被反射回吸声材料,提高吸声率。
所述吸声孔为正五角星形或正六角星形,其外接圆的直径为 2.6mm-8mm,开孔率为70%-90%。吸声孔为多边形,声波在进入时就与孔壁相撞,不断反射,降低能量,便于下一步吸收,而且美观大方。
所述隔声板包括正面和两个侧面,两侧面与正面成 85-89 °角,正面设有凸锥。声波穿过吸声材料撞击到隔声材料表面,隔声材料表面的凸锥结构使声波发生漫反射,进一步降低了声波的能量,使声波穿透吸声材,从吸声孔射出可能性降低,提升了声屏障单元板的吸声率。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多次反射吸音,有效提高了降噪效果。
2)本发明吸声率大于85%,高于其他声屏障单元板。
3)本发明经济实用,组装简捷,运输方便,环保科技,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吸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隔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吸声孔的声波示意图。
图中:1、吸声板,2、隔声板,3、凸锥,4、吸声孔,5发泡水泥板,6、凹槽,7、小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声屏障单元板由吸声板1、发泡水泥板5、隔声板2组成,吸声板1与隔声板2之间构成的腔体内设置发泡水泥板5,吸声板1上开有吸声孔4,吸声孔4的轴向与吸声板正面呈30°夹角,吸声孔4为正五角星形,其外接圆的直径为 2.6mm,开孔率为70%,隔声板2包括正面和两个侧面,两侧面与正面成 85 °角,正面设有凸锥3。吸声板1包括正面和两个侧面,两侧面与正面成 85 °角,每个侧面分成三个小侧面,正面设有两条凹槽6,吸声板1和隔声板2的顶部和底部横截面均为无下底的三角形,此三角形结构能相互配合,吸声板和隔声板侧面均设有小边7,吸声板1与隔声板2扣合在一起,其中吸声板1的侧面小边和隔声板2的侧面小边为碰穿面,吸声板1与隔声板2扣合在一起,隔声板2的顶面扣合在吸声板1顶面之下,隔声板2的底面扣合在吸声板1底面之上。
实施例2: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吸声孔4的轴向与吸声板正面呈45°夹角,吸声孔4为正六角星形,其外接圆的直径为 5mm,开孔率为80%,隔声板2的两侧面与正面成 89°角,吸声板1的两侧面与正面成 89°角。
实施例3: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吸声孔4的轴向与吸声板正面呈60°夹角,吸声孔4为正五角星形,其外接圆的直径为 8mm,开孔率为90%,隔声板2的两侧面与正面成 87°角,吸声板1的两侧面与正面成 87°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3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