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输电杆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2819.3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明;邢海军;杨靖波;苏志钢;黄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2 | 分类号: | E04H12/02;E04H12/12;E04H12/2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电 杆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杆塔,具体讲涉及一种新型输电杆塔。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用电负荷迅速增加,供电网络已不满足用电负荷发展的需要,势必要新建进城线路,对原有的城网线路进行增容改造。为此,城市规划部门一般提供狭窄的高压线路走廊或利用绿化带作为高压架空线路的通道,普通自立式铁塔因为根开宽,需要比较大的走廊,占的位置多,不适合在受限制的走廊内架设;如在同一路径上铺设电缆线路,则投资非常大,工程建设单位往往难于接受,而且容易受城市施工的影响,发生线路事故也不易检修;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其纵向、环向裂纹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而环形或多边形截面的钢管塔因其结构简单、受力清楚、加工制造容易、施工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的特点,在新城区的高压架空线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传统的输电杆塔普遍存在着质量重、易腐烂、锈蚀或开裂、耐久性差、使用寿命较短等缺陷,并且在施工运输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作业中也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输电杆塔,节约了钢材用量,增加了使用寿命,提高了输电杆塔的整体承载力和局部稳定性,有效的避免了输电杆塔因局部失稳而产生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输电杆塔,包括竖直设置在基础上的塔身,所述塔身水平设有横担,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塔身包括主管和设置在主管内的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由六个中空正六边形体环绕一个中空正六边形体构成,所述正六边形体侧壁均匀设有圆形通孔。
其中,所述主管和蜂窝结构之间设有粘结层。
其中,所述粘结层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和铜粉。
其中,所述主管与蜂窝结构之间和所述蜂窝结构环绕其中一个中空正六边形体的六个中空正六边形体内均设有填充物。
其中,所述填充物包括水泥、发泡剂和促凝剂,所述水泥为大于32.5R的硅酸盐水泥,所述发泡剂为植物性发泡剂。
其中,所述促凝剂渗量介于水泥用量的4%~6%之间。
其中,所述填充物填充到主管和蜂窝结构时的现场气温高于3℃。
其中,所述蜂窝结构为高强度钢板冷弯后焊接而成。
其中,所述主管采用的材料为钢或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塔身顶部水平设有地线支架,所述塔身与横担和地线支架之间设有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横纵交叉设置的连接板和加强板,所述连接板和加强板与塔身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横担和地线支架通过螺栓与连接节点连接;所述基础为外杯口型钢筋混凝土基础并预埋在水平地面,所述塔身通过其两端设置的法兰首尾相连构成的杆塔的根部通过水泥固定设置在外杯口型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所述杆塔埋入的深度h大于塔身最大外径d的1.5倍。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通过在主管内布置的蜂窝结构和填充物提高了输电杆塔的整体承载力。
2、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通过主管内布置的蜂窝结构提高了输电杆塔的局部稳定性,有效避免了输电杆塔因局部失稳而产生的危险。
3、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节约了钢材用量,极大节约了成本,具良好的经济性。
4、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整体的结构紧凑,科学合理,减少了输电走廊的宽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5、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美观耐用,使用寿命长,便于施工运输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塔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塔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蜂窝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输电杆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塔身与横担的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其中:1、塔身;2、主管;3、蜂窝结构;4、填充物;5、钢筋混凝土基础;6、水泥;7、法兰;8、横担;9、连接节点;10、地线支架;11、连接板;12、加强板;13、连接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2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容器的具有多层密封盘的封闭盖
- 下一篇:卡钳同轴度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