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01438.3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琪;邱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8/00;F21Y10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环形发光装置,尤指一种能够实现均匀发光的环形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环形光源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汽车的后车灯、汽车的仪表板或是各式电子产品的操作面板的背光模组等。一般来说,现今常见的环形光源的多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与一导光圈所组成,而该些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导光圈的下方,以直接将光束导入导光圈中,而使导光圈发亮,以形成环形光源。然而,此种环形光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有多种缺失,例如使用者容易直接看到由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亮点或是亮线,且各发光二极管间的区域容易产生暗区,而产生环形光源的各区域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再者,发光二极管所射出的光束,透过导光圈的折射,而产生的折射光,在使用者观看时,容易发生眩光的问题。进一步来说,以直下式的LED架构而言,其直下式架构通常会较厚。相关资料可参阅台湾专利证书号M460230所介绍的将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完整圆环状导光圈下方的结构,以及台湾专利证书号M431282与台湾专利公开号201122369所介绍的非完整无缺口圆环状导光圈的结构。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环形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源能够均匀出光,不会具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源经过导光圈后会产生亮点或是亮线的问题,以克服上述的缺失,已然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环形光源无法达到均匀出光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环形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源能够均匀出光的环形发光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导光单元及一发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具有一环形导光体及多个彼此分离且连接于所述环形导光体的圆弧形导光体,其中每一个所述圆弧形导光体具有一入光面;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彼此分离且被所述环形导光体所围绕的发光元件,其中每一个所述发光元件面向相对应的所述入光面;其中,所述环形导光体沿着一第一圆形轨迹延伸,多个所述发光元件沿着一第二圆形轨迹排列,每一个所述圆弧形导光体的两相反末端分别相切于所述第一圆形轨迹及所述第二圆形轨迹。
本发明更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环形发光装置,在上述环形发光装置中,多个所述圆弧形导光体分别沿着多个第三圆形轨迹延伸,每一个所述第三圆形轨迹与所述第一、二圆形轨迹分别相切于一第一相切点及一第二相切点,所述圆弧形导光体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圆形轨迹的所述第一相切点与所述第二相切点之间。
承前所述,本发明于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环形发光装置,在上述环形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一圆形轨迹与所述第二圆形轨迹具有相同的圆心,所述第一圆形轨迹、所述第二圆形轨迹及所述第三圆形轨迹三者的关系符合下列公式:R3=(R1+R2)/2,其中R1为所述第一圆形轨迹的半径,R2为所述第二圆形轨迹的半径,R3为所述第三圆形轨迹的半径。
此外,本发明于再一实施方式中,提出上述环形导光体具有一内环绕表面及一外环绕表面,环形导光体的内环绕表面及外环绕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一第一径宽,其中每一个圆弧形导光体具有一内圆弧形表面及一外圆弧形表面,圆弧形导光体的内圆弧形表面及外圆弧形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一第二径宽。
由此,本发明可于一实施方式中,定义R1=r1或R1=r1+w1,r1为第一圆形轨迹的圆心至内环绕表面的距离,w1为第一径宽。并进一步于另一实施方式中,定义当R1=r1时,第一圆形轨迹位于内环绕表面上,当R1=r1+w1时,第一圆形轨迹位于外环绕表面上。
或者,本发明亦可于一实施方式中,定义R2=r2或R2=r2±(w2/2),r2为第二圆形轨迹的圆心至发光元件的中心的距离,w2为第二径宽。并进一步于另一实施方式中,定义当R2=r2时,第二圆形轨迹通过多个发光元件的中心;当R2=r2+(w2/2)时,第二圆形轨迹内切于外圆弧形表面;当R2=r2-(w2/2)时,第二圆形轨迹内切于内圆弧形表面。
更或者,本发明可于一实施方式中,定义多个圆弧形导光体等间隔地从环形导光体的内环绕表面向内延伸,多个发光元件等间隔地排列在第二圆形轨迹上。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形发光装置通过“环形导光体沿着一第一圆形轨迹延伸,多个发光元件沿着一第二圆形轨迹排列,每一个圆弧形导光体的两相反末端分别相切于第一圆形轨迹及第二圆形轨迹”,以达到提供无亮(暗)带的均匀环状光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1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