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码检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01096.5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蔡炜哲;杨清;杨硕翡;叶荣超;任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产品的堆码抗压性进行测试的堆码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堆码试验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是评审产品是否满足抗压条件的一种方式,在工厂中其主要用于评定家用空调及类似家电产品在运输和仓库储存时,产品的耐压强度及包装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它既可以作为研究包装件受压影响的单项试验,也可以作为一系列试验的组成部分。目前堆码试验一般在实验室中进行,堆码检测设备安装在实验室中,由实验室人员对产品进行堆码试验,这样很难及时发现由于产品尺寸结构波动而造成的堆码时抗压性不足的问题,再者由于堆码实验是在批次生产后才进行,发现问题时往往一个批次已完成生产,从而导致一系列产品返包问题,造成工序重复和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堆码实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堆码检测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堆码检测装置,所述堆码检测装置安装在生产流水线的一侧;
所述堆码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压板、配重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配重装置设置在所述压板上,待检测产品放置在所述压板的下方;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板与所述待检测产品接触并对所述待检测产品施加预设压力,保持预设时间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板离开所述待检测产品;
所述配重装置的重量使所述压板施加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预设压力为一定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在所述气缸的气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路通断的电磁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码检测装置还包括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启动按钮之间还设置有控制时间的延时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装置为气缸活塞,通过调节气源压力调节所述配重装置的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装置为配置块,所述配重块固定在所述压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为两块,所述两块压板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码检测装置还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压板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放置板放置在所述压板的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堆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产品下线之前,将所述产品输送至放置板上;
S200:按下启动按钮,驱动装置驱动压板向所述放置板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压板与所述产品接触;
S300: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压板对所述产品施加预设压力并保持预设时间;
S400:到达预设时间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板离开所述产品;
S500:观察所述产品的外观是否有破损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设定预设压力和预设时间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堆码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且该堆码检测装置设置在生产流水线的一侧,使得堆码实验在产品下线之前进行,这样设置能够及时发现产品的堆码能力是否合格,当出现不合格产品时立即调整生产线,避免了后续重新进行产品返包;再者本发明通过设置配重装置使得堆码实验的施加压力保持稳定,进一步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堆码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堆码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堆码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堆码检测装置和方法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堆码检测装置安装在产品生产流水线的一侧。这样在产品下线之前就可以对产品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了后续发现问题之后的返修工序。
参见图1至图3,该堆码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00、压板200、配重装置和驱动装置300;所述驱动装置300固定在所述支架100上,所述压板200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300上;所述配重装置设置在所述压板200上,待检测产品放置在所述压板200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1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锚式底栖生物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床静态刚度的测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