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00055.4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洪;过浩星;殷紫光;林西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邓金涛;卓仲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下肢 骨骼 机器人 人体 腰部 固定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骨骼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外骨骼机器人用于腰部固定时,几乎不能够调节宽度和厚度,因此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体形特征的人体。另外,在穿戴的时候会出现左右摆动或前后摇晃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解决现有的外骨骼机人腰部固定不能够调节宽度和厚度,因此不能够很好适应人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包括两个腰部固定板、两个厚度调节板、两个宽度调节板和一个宽度固定板,所述两个厚度调节板和两个宽度调节板上均设有调节螺孔,所述两个宽度调节板呈与人体腰部相适应的弧形,所述两个宽度调节板的一端均通过调节螺孔固定在所述宽度固定板的两侧,所述两个宽度调节板的另一端分别和两个厚度调节板相连接,所述两个厚度调节板和两个腰部固定板通过调节螺孔分别固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个宽度调节板的另一端是通过铰接装置和两个厚度调节板相连接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个腰部固定板和所述宽度固定板上均设有与调节螺孔相适配的沉头孔以及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调节宽度和厚度,能够使外骨骼机器能与人体腰部更好的固定,同时提高人体的舒适度,降低外骨骼机器人在运动中相对于人体的位移,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包括两个腰部固定板1、两个厚度调节板2、两个宽度调节板3和一个宽度固定板4,所述两个厚度调节板2和两个宽度调节板3上均设有调节螺孔,所述两个宽度调节板3呈与人体腰部相适应的弧形,所述两个宽度调节板3的一端均通过调节螺孔固定在所述宽度固定板4的两侧,所述两个宽度调节板3的另一端分别和两个厚度调节板2相连接,所述两个厚度调节板2和两个腰部固定板1通过调节螺孔分别固定。
本实施例由于腰部固定板1和厚度调节板2相互之间是通过调节螺孔固定连接的,在使用时完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腰部厚度来调节腰部固定板1具体是和厚度调节板2上的哪一排调节螺孔相固定,以达到最佳的厚度;而由于宽度调节板3和宽度固定板4也是通过调节螺孔来连接的,所以完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腰部宽度来调节宽度固定板4具体是和宽度调节板3上的那一排调节螺孔相固定,已达到最佳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两个宽度调节板3的另一端是通过铰接装置和两个厚度调节板2相连接的,可以让本调节装置根据人体腰部两侧的体形做适应性的弯折。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两个腰部固定板1和所述宽度固定板4上均设有与调节螺孔相适配的沉头孔以及螺栓,以防止螺栓头顶在人体上造成不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0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