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9555.0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欣;金正哲;李林杰;朱莉莉;何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3B5/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普通 数控机床 加工 倾斜 轴轴类 零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涉及一种利用普通数控机床加工轴的加工方法,具体为倾斜轴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倾斜轴是指轴线相倾斜成一定角度的轴类零件,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一些新产品的问世,使得倾斜轴轴类零件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国内王广欣的《章动活齿传动装置》(国家发明专利号:200510078247.6)里应用的输入轴就是一种倾斜轴,日本西尾文宏、谷泽孝欣等人的《按摩机》(中国专利:CN101227881,2008-07-23)里面应用到的倾斜轴等。虽然对倾斜轴类零件的需求日趋旺盛,但是在其的设计理论、加工方法等方面却存在着不小的困难。
倾斜轴是指轴线相倾斜成一定角度的轴类零件,相对于偏心轴成熟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倾斜轴的设计、应用及加工实属罕见,但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一些新理论的应用,对工艺、加工和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将会在以后的机械应用中采用倾斜轴。
倾斜轴的加工一般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完成此类零件的加工,但是这种加工方式的缺点是成本高,而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极高,且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低,极难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要求。如果采用专业工装夹具,对相应的工装夹具精度要求更高,而且设计工装夹具时难度更大,难于保证精度要求。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利用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利用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加工方法的不足之处:
1、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设备成本高;
2、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极高;
3、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产品精度较低;
4、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需要的辅助夹具设计加工难度较大;
5、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难以达到批量生产要求。
本发明是采用加长轴双中心孔定位装夹来完成该类零件的加工,采用分步加工法,经两次加工实现直轴段与倾斜轴段分步加工的方式实现倾斜轴的加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倾斜轴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其步骤为:
(1)、选取棒料,加工出外斜轴轮廓,保证倾斜轴段径向尺寸,不损伤直轴段同心圆;
(2)、确定中心孔及偏移孔;偏移孔通过计算公式求出偏移孔与中心孔的距离d;
(3)、在倾斜轴段端面用数控机床加工出中心孔,根据所求出的距离d加工出偏移孔;反夹工件,在直轴段端面上再加工出中心孔及偏移孔;
(4)、加工倾斜轴段,用双顶尖定位两个偏移孔,即以倾斜轴段轴线为回转中心,用普通夹具装夹好后开始加工倾斜轴段的倾斜部分;装夹时保证倾斜轴线的α度角度,松紧要适当,并保证顶尖与偏移孔间的良好润滑,以防偏移孔研伤损伤加工精度;
(5)、对倾斜轴段的倾斜部分进行粗车;粗加工采用正偏刀,吃刀量不超过1.5mm,采用中等切削速度进行微量进给,主轴转速为200-600r/min;加工工件直径为20-50mm时,进给量不超过0.1mm/r,加工工件直径为50-100mm时,进给量为0.1-0.3mm/r,加工工件直径为100-200mm时,进给量为0.3-0.5mm/r,;车倾斜轴段外圆部分,要求刀具保持锋利状态;目的是尽量减小切削力,以减少变形量,防止损坏中心孔,影响加工精度;
(6)、对倾斜轴段的倾斜部分进行半精车、精车;半精车各处留量0.3mm;进入精车,选高精车刀,加工工件直径为20-50mm时,进给量不超过0.1-0.2mm/r;加工工件直径为50-100mm时,进给量取0.15-0.25mm/r;加工工件直径超过100mm时,进给量取0.2-0.35mm/r;
(7)、用双顶尖定位两个中心孔,即以直轴段轴线为回转中心,装夹好后开始加工倾斜轴段的直轴部分;装夹松紧要适当,保证顶尖与中心孔间的良好润滑,以防中心孔研伤破坏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9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纳米铁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