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9364.4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勇;苏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2S4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田景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太阳能模块,特别是一种具有理线器的太阳能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的石化能源存量逐年减少,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为了解决能源耗竭的危机,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利用实为当务之急。其中,太阳光具有零污染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因此,太阳能已经成为相关领域中的重点发展项目。
一般来说,业者以串联的方式装设多个太阳能模块。太阳能模块朝向太阳,以截取太阳日光,进而藉由光电反应转换成电能。其中,各太阳能模块设置于金属框架上,太阳能模块并藉由多条电连接线相互连接。电连接线往往抵靠于金属框架并转向而连接另一太阳能模块。然而,这种电连接线与金属框架直接接触以支撑与转向电连接线的方式,容易使电连接线直接磨擦金属框架而造成线材损坏,且容易因为外力(例如风力以及雨水)的影响造成电连接线摆动,导致与金属框架的磨擦而损坏,进而严重影响电连接线的电流传输。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模块,藉以解决以往电连接线易与金属框架直接摩擦,进而造成电连接线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太阳能模块,其包含太阳能面板、电连接线以及理线器。电连接线分别连接太阳能面板。理线器设置于太阳能面板的一表面。理线器包含卡扣部,卡扣部分别具有线材转向面,且线材转向面为彼此镜像方式设置。其中,电连接线系分别容置于卡扣部,并抵靠于线材转向面,使电连接线分别以面接触的方式,沿着线材转向面挠曲而分别朝向太阳能面板的相对两侧边延伸。
综合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太阳能模块,藉由理线器收纳电连接线,且电连接线藉由线材转向面以面接触的方式抵靠挠曲而向太阳能面板的相对两侧边延伸,以使电连接线电性连接相邻的另二太阳能模块。如此,可以有效地管理电连接线的走向以及固定位置,并避免电连接线与支撑太阳能模块的金属框架干涉而产生摩擦劣化的问题。
以上之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太阳能模块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太阳能模块沿着线段2-2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太阳能模块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理线器的后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a、1b、1c 太阳能模块 2太阳能发电系统
10、10a、10b 太阳能面板 11第一表面
12 第二表面 13第一侧边
14 第二侧边 15第三侧边
16 第四侧边
20、21、22、23、24、25 电连接线
20a、21a、22a、23a、24a、25a 接头
30、30a、30b 理线器 31、32卡扣部
31a、32a 子卡扣部 31b、32b子卡扣部
311 延伸段
312 弯折段
313 线材转向面
314 穿槽
315 缺口
316 容置槽
3161 第一开口
3162 第二开口
32 卡扣部
324 穿槽
3261 第一开口
3262 第二开口
33 底板
331 第三表面
332 第四表面
333 微结构
34 胶层
40、40a、40b 电连接盒
50、50a、50b 金属框架
D 外径
R 曲率半径
W 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9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