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BMN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98883.9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3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霞;董和磊;于仕辉;金雨馨;许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0/08 | 分类号: | C23C20/08;C04B35/49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bmn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取向BMN薄膜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清洗基片
采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min,丙酮超声清洗10min,酒精超声清洗10min,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min的工艺过程对SiO2/Si基片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迅速将基片吹干;
(2)制备铌酸铋镁前驱体溶胶
①配制铌的柠檬酸水溶液
(a)将五氧化二铌粉体加入氢氟酸中,水浴加热至其全部溶解,其中Nb2O5与HF的摩尔比为1:10;
(b)向步骤(a)溶液中加入氨水,中和生成铌酸沉淀;
(c)抽滤洗涤步骤(b)所得铌酸沉淀,去除F-与NH4+;
(d)将步骤(c)所得铌酸沉淀加入柠檬酸水溶液中,磁力搅拌使柠檬酸完全溶解;得到铌-柠檬酸水溶液,其中五氧化二铌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3~1:6;
(e)将步骤(d)所得铌-柠檬酸水溶液经60℃磁力搅拌加热至水分挥发完全,得到稳定的铌-柠檬酸溶液;
②按Bi1.5MgNb1.5O7的化学计量比称取五水硝酸铋,碳酸镁,加入步骤(2)①铌的柠檬酸水溶液中,加热搅拌得到铌酸铋镁前驱体溶胶;再向铌酸铋镁前驱体溶胶中加入甲醇做稀释剂,甲醇的加入量为1倍体积铌酸铋镁前驱体溶胶,加热搅拌得到所需要的铌酸铋镁前驱体溶胶;
(3)将步骤(2)②配置的铌酸铋镁前驱体溶胶滴在SiO2/Si基片上,用台式匀胶机匀胶,使溶胶均匀地涂覆在SiO2/Si基片上,然后于500℃热处理,去除有机物;重复旋涂-热处理过程,制备多层薄膜,直至薄膜达到所需的厚度;
(4)将步骤(3)热处理后的薄膜于750℃进行后退火,得到取向Bi1.5MgNb1.5O7即BMN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BM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①(d)的五氧化二铌与柠檬酸的优选摩尔比为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BM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薄膜厚度为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8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古青铜器上绿锈方法及其药剂配方
- 下一篇:一种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0 通过固态覆层化合物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悬浮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20-02 .镀金属材料
C23C20-06 .镀金属材料以外的无机材料
C23C20-08 ..镀化合物、混合物或固溶体,例如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
C23C20-04 ..镀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