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棒材倍尺飞剪后上卸钢护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8817.1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范伟;王金华;王春梅;王建宾;雷电;崔嵬;刘振学;贾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3/00 | 分类号: | B21B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棒材倍尺飞剪后上卸钢护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棒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棒材生产线使用的小型棒材倍尺飞剪后上卸钢护板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棒材连轧生产线上,轧材需经过付冷床上卸钢装置进入冷床冷却。在实际工作时,由于倍尺飞剪剪切瞬间轧材尾部缺少支撑,造成轧材头、尾部弯头现象,导致轧材在付冷床上卸钢装置内的运行不稳定,轻者轧材尾部出现留尾现象,严重时轧材头部窜出付冷床,造成轧材乱钢或撞弯头事故,影响生产的顺利运行。也是本行业在实际生产中难以解决的设备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型棒材倍尺飞剪后上卸钢护板装置;能够保证小型棒材生产过程中,倍尺飞剪切分后,带弯头或不平直的轧材顺利通过上卸钢装置,防止轧材撞弯、窜出、留尾现象,造成乱钢或撞弯头故障。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棒材倍尺飞剪后上卸钢护板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护板、可活动支架,所述护板包括相连接的平面部分、曲面部分,所述平面部分靠近端部设有连接座,所述曲面部分端部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护板通过第一连接轴与付冷床侧壁连接,所述活动支架与连接座铰接,所述活动支架为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两端设有外螺纹,两端的外螺纹分别与锁紧螺母配合。
所述曲面部分为圆柱弧面,所述圆柱弧面以其轴线为中心线形成45°的弧度,所述圆柱弧面与平面部分相切连接。
所述连接座包括与平面部分连接的两块平行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垂直于连接板面的连接孔,连接孔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活动支架与连接座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
所述护板在付冷床侧壁上的不同位置设有多个。
所述活动支架外端的外螺纹处设有与外螺纹的轴线垂直的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栓配合,活动支架通过螺栓与支承架连接,支承架与上卸钢的钢底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上卸钢装置中的护板结构较简单,便于加工制作,且维护成本较低;带弧度的护板是付冷床上卸钢区域主要的防护导向装置,安装在付冷床侧壁上,通过带弧度的护板与支架之间的铰接结构,护板与支架可以相对摆动,能够方便地调节护板与上卸钢装置之间的距离,使得本发明的结构能够适合不同规格、不同切分轧制工艺的轧材,第一连接轴与付冷床侧壁联接,起到连接固定作用,当轧材与护板接触时,弧形护板将轧材导回付冷床上卸钢装置内,减少轧材头部窜出上卸钢装置,或尾部留在付冷床内,造成的乱钢现象;弧形护板减轻了轧材撞击力,避免轧材撞弯头现象,提高护板使用寿命。
2.护板与支架之间采用铰接方式连接,适用于不同规格,不同切分轧制工艺。
3.通过在付冷床侧壁上的不同位置设有多个护板,护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起到了正确导向轧材在付冷床上卸钢跑槽内稳定运行的作用,防止轧材撞弯、窜出、留尾现象,造成乱钢或撞弯头故障。
4.曲面部分与平直部分成45°角分布,有利于减轻轧材撞击力,避免轧材撞弯头现象,提高护板使用寿命。
5.护板与支架之间采用活动联接方式联接,可适当调节曲面部分与上卸钢装置的距离,提高了该护板的适应性,同时减轻了轧材撞击曲面部分时对支架的冲击。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形微孔迷宫滴灌带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伤口愈合用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