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池塘养殖水处理方法及多功能复合生态沟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8723.4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顾兆俊;刘兴国;朱浩;郁蔚文;王小冬;程果锋;时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K63/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池塘 养殖 水处理 方法 多功能 复合 生态 沟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池塘养殖污水的净化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生多功能复合生态沟渠,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据2012年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我国有池塘养殖面积2566.86千公顷,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43.45%,占全国水产养殖面积的31.74%;池塘养殖产量1866.42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70.58%,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43.52%。池塘养殖模式已成为渔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池塘养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大量浪费与对水域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盲目扩大规模和投入的负面效应日益严重。为了增加水产品的产量,向养殖水体大量投放人工饵料,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水产养殖自身的污染与水域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水环境污染不仅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对养殖区及其毗邻水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权威部门检测表明,我国河流、湖泊的80%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于历年来严重干旱的北方地区,没有遭受污染的河流、湖泊几乎没有。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用水多数来自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淡水养殖池塘、水库、河流由于养殖条件的需要,水中剩余的氮、磷、有机物有一定的积累。面对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除了环保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减少各种陆源污染外,海洋与渔业部门应首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产养殖本身造成的污染。
我国水产养殖场、育苗场的污水基本上是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加之很多地方的养殖场数量多、距离近,场与场之间的进水口、排水口往往近在咫尺,根本不能保证生活、生产用水的质量;同时,传统水产养殖主要依靠大量换水来进行水质调控,对水资源消耗颇大。沟渠是农业排水的汇聚地,也是在流入江河湖泊的必经之所,无论农田还是养殖池塘都有相对应的排水沟渠。把排水沟渠构建成具有自身独特结构并发挥相应生态功能的沟渠系统,即为生态沟渠。近年来,对水产养殖水质的调控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使用的水质修复技术可以分为三类: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的生物方法以成本低、无次生污染而受到欢迎。生物方法包括人工湿地、生物浮阀、生态沟渠、微生物制剂等。鉴于我国养殖场多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没有预留关键人工湿地的场地,因此将现有排灌沟渠改造为具有水质净化作用的生态沟渠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水质修复技术。
目前对排水沟渠生态化构建所采用的均是单一型的模式,较常见的例如水生植物操纵模式、水生动物操纵模式、生物(态)浮床技术、生物填料技术等。不同模式、技术所构建的生态沟渠,其水质调控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如生物填料相对去除COD的效果较好,生物浮床相对对截留氮、磷效果较好些,水生植物操纵模式相对调控各类指标较平均。在养殖池塘中,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养殖阶段及其它不同养殖条件下,所排放污水中的各项指标浓度是不一样的。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的不足,复合了多种生态技术、模式构建了一种多功能的生态沟渠,补充了针对淡水养殖池塘排水沟渠的生态构建技术,为解决池塘排放水污染以及为池塘生态工程技术在传统池塘养殖设施升级改造中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处理淡水池塘养殖水的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多功能复合生态沟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发明应用于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附属污水排放渠道中的一种净化水质的多功能复合构建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生态沟渠,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养殖废水进行处理。
技术方案为,一种淡水池塘养殖污水的处理方法,用多功能复合生态沟渠进行处理:
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生态沟渠包括总渠,总渠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沿总渠内的水流方向设置垂直于渠底的三条分隔墙,将总渠分隔为沿水流方向一致的4条生态渠道;每个生态渠道内分别按以下方案设置:
(1)生态渠道I:种植大型挺水植物;
(2)生态渠道II:放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
(3)生态渠道III:放置生物浮床,所述生物浮床上种植高生物量的本地优势水生植物;
(4)生态渠道IV:放置立体弹性填料;
每条生态渠道在进水口位置分别设有闸门,各闸门可以同时开启或关闭,也可以分别开启或关闭;每条生态渠道的出口汇入总渠的出水口;
处理方法为,开启生态渠道I~IV中至少一个闸门,处理后的养殖污水从出水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粘胶纤维生产废水的半纤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滤芯净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