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拉杆式悬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98488.0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谷玉山;杨林;王松;佘振成;郝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拉杆 悬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拉杆式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SUV(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在国内销量逐年递增,且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各大主机厂陆续推出新款SUV上市,由于SUV所搭载动力总成较大(排量一般2.0以上),发动机悬置所承受重量和扭矩较大。
然而,当车辆启动、熄火时,动力总成的扭转限位是通过橡胶衬套上的橡胶本身的结构来实现的,车辆行驶一段时间且由于车辆长时间处于恶劣工况,橡胶容易老化,橡胶衬套疲劳耐久性降低,从而存在开裂风险,而且,悬置线性段刚度改变,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效果降低,从而发动机后悬置限位、防扭功能丧失。另外,连接杆与变速器悬置支架螺栓、螺母连接时,螺母端不易固定,螺栓不易打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拉杆式悬置装置,所述拉杆式悬置装置不会过早失效,并可以在大功率、扭矩动力总成下实现限扭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拉杆式悬置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拉杆式悬置装置,包括: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内芯、橡胶件和外管,所述内芯设在所述外管内,所述橡胶件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芯之间,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形成有贯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橡胶件上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形成有贯通的第二开口;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外管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橡胶件的所述第二开口且与所述内芯相连,其中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外管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个相对侧壁之间可摆动;以及变速器悬置支架,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杆式悬置装置,通过将连接杆与内芯相连,并在外管上设置限制连接杆运动的第一开口,限制了车辆动力总成的扭转位移量,解决了衬套组件易产生老化及疲劳耐久性能降低的问题,从而延长了拉杆式悬置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拉杆式悬置装置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内芯上形成有内芯孔,所述连接杆的所述一端伸入所述内芯孔内且与所述内芯相连。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内芯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件的远离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外管的内壁彼此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限位块的邻近所述外管的内壁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平面或曲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的远离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块中的其中一个与对应的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块中的另一个与对应的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橡胶体具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形状适配的橡胶部,所述橡胶部与所述外管的内壁彼此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为两个且所述两个限位凸起分别位于所述限位块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内芯为铝芯。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与所述连接杆的所述另一端之间设有橡胶衬套。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拉杆式悬置装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杆式悬置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外管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橡胶件和内管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内芯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连接杆的立体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变速器悬置支架的立体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橡胶衬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拉杆式悬置装置;
11:外管;111:第一开口;
12:内芯;121:限位凸起;122:内芯孔;
13:橡胶件;131:限位块;132:橡胶部;133:第二开口;
2:连接杆;21:连接部;
3:变速器悬置支架;31:安装孔;
4:橡胶衬套;41:第一管;42:橡胶体;43:第二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