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切换光路径的光学防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8438.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彰;翁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路径 光学 防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切换光路径的光学防震机构,尤指一种运用一切换机构驱动一防震装置进行切换,将两光路径其中之一经由该光学镜头模块投射于该影像撷取模块上。
背景技术
在一个由光学透镜组以及影像撷取模块所构成的光学系统中,例如相机或摄影机等的光学系统,常会因为外力因素或是手持相机或摄影机时的抖动,而造成光路径的震动偏移并使得影像撷取模块上的成像不稳定,进而导致所拍摄到的影像模糊不清。最常见的解决方式,就是对此类因震动所造成的影像模糊现象提供一补偿机制,来使所撷取到的影像清晰化,而此种补偿机制可以是数字补偿机制或是光学补偿机制。所谓的数字补偿机制,就是对影像撷取模块所撷取到的数字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以获得较为清晰的数字影像,这样的方式也常被称为数字防震机制。至于光学补偿机制,则通常是在光学透镜组或是影像撷取模块上设置震动补偿装置而这样的方式也常被称为光学防震机制。所谓的震动补偿装置,主要是去侦测光学透镜组内的光学元件在震动过程中的偏移量,并使用一驱动装置去把这光路径调整回其最佳的状态,以避免影像因震动而模糊。
目前市面上贩售的一些3C产品,例如: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慧型手机等等,其内建的相机功能多半均以单一镜头为主,当然在某些高阶的3C产品上也会看到有双镜头的影像模块,而往往具有双镜头影像模块的3C产品其两镜头影像模块所位于不同的两光路径上,例如智慧型手机的前、后镜头或是平板电脑的前、后镜头,其影像撷取路径就使大致呈现180度反向不同的光路径,因此,往往必须要使用两组影像撷取模块分别负责不同的两路径所撷取的影像进行后续的影像处理,如此一来不仅无法达到轻、薄的新世代3C产品的特色要求,反而是为了达到双镜头的效果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因此,如何将所撷取的影像经由一切换机构将两不同光路径所撷取的影像资料通过同一影像撷取模块进行影像处理,并同时结合一光学防震装置,可弥补拍照或摄影时相机震动所带来的偏移量误差,为本发明主要探索与改良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切换光路径的光学防震机构,凭借运用一切换机构驱动一防震装置将不同的光路径经由该光学镜片模块投射于该影像撷取模块上达到切换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切换光路径的光学防震装置,设置于一光学系统中,该光学系统包括有该光学防震装置、一光学镜头模块、一影像撷取模块对应于该光学镜头模块、以及至少两个不同的入光窗,凭借自该至少两个入光窗入射至该光学系统的光线可定义出至少两不同方向的光路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防震装置包括有:
一防震装置,包括有一光路调整元件,该光路调整元件对应于该光学镜头模块;以及,
一切换机构,用以搭载该防震装置以及将该防震装置连同其光路调整元件进行切换运动,使得位于该两不同方向的光路径的其中之一的光线可通过该光路调整元件进行折射切换,进而经由该光学镜头模块投射于该影像撷取模块上。
其中,该防震装置还包括有一双轴旋转元件以及一驱动模块;该光路调整元件设置于该双轴旋转元件上,能够分别将来自光路径上的光调整射向该光学镜头模块;该双轴旋转元件至少能够在一第一轴向与一第二轴向上进行一有限幅度的枢转运动;该驱动模块连结于该双轴旋转元件,用以驱动该双轴旋转元件在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上进行该有限幅度的枢转运动;该切换机构包括一固定部、一旋转部以及一驱动装置;该旋转部枢接于该固定部上,该旋转部用以搭载该防震装置,并通过位于该固定部与该旋转部中央间隔处且固定于该固定部上的该驱动装置带动该旋转部旋动。
其中,该双轴旋转元件是一薄弹片,该薄弹片包括:一外框部、一中框部、以及一内板部;该内板部提供该光路调整元件予以结合,且在该内板部上定义了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该中框部环绕于该内板部外周围,且在中框部与内板部之间设有环绕于内板部外周围的至少一第一贯穿沟以及位于该第一轴向上的两个第一连接端,该内板部以该两个第一连接端连结于中框部;该外框部环绕于该中框部外周围,且在外框部与中框部之间设有环绕于中框部外周围的至少一第二贯穿沟以及位于该第二轴向上的两个第二连接端,该中框部以该两个第二连接端连结于外框部。
其中,该驱动模块是一电磁驱动模块且至少包括有:一内承载架、一外承载架、至少一第一磁石、至少一第二磁石、至少一第一线圈、以及至少一第二线圈;
该内承载架结合在该内板部上并与其连动,且该外承载架结合在该外框部上并且是不动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