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修复液及利用其修复铅酸蓄电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8030.5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华东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钶翔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6 | 分类号: | H01M10/06;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修复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修复液及利用其修复铅酸蓄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动力电源,其具有价格低廉、电压稳定、使用安全等优点。铅酸蓄电池作为稳定电源和主要的直流电源,需求广泛,用量巨大,目前约有95%的中国市场占有率。铅酸蓄电池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而实际使用寿命只有1-3年左右。研究证明,蓄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和维护不善,例如经常充电不足、不及时充电、长期过放电等等原因,极板上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坚硬且导电不良的硫酸铅粗晶粒。这种硫酸铅用常规方法充电很难还原,在充电时充电接受能力很差,大量析出气体,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可逆硫酸盐化”,简称“硫化”,也称“盐化”。在电池负极板的表面生成一层白色而坚硬的硫酸铅结晶体隔膜,硫酸铅晶体隔膜会对极板里的活性物质起到阻隔作用,从而导致电池的效能降低、功能丧失甚至报废,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远远不能达到理论使用寿命。中国每年报废的铅酸电池数量巨大,其中90%以上的电池是因为硫酸盐化而报废。铅酸蓄电池的过早报废不仅严重浪费能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对废旧铅酸蓄电池的修复能有效缓解此现状。目前铅酸蓄电池的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脉冲方式:脉冲方式于8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由日本东京大学最早开始研发,由于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在90年代末脉冲技术在日本已被淘汰。如采用大型脉冲设备装置,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除去硫酸铅效果。但需要很高的设备投资,而且在维护和管理上还需要很大的费用,而且脉冲会损坏电池极板,影响寿命。而小型脉冲设备因为高频波的输出电力不够大,很难达到有效除去硫酸铅的效果。采用脉冲方式去除的硫酸铅结晶,还会残留在电解液中,会再次附着到极 板上产生硫化问题。
碳纤方式:如单独使用没有效果,必须结合大型脉冲使用,才可达到除去硫酸铅的效果。
强化剂方式:只能起到洗净表面轻度的硫酸铅效果,不能彻底除去硫酸铅。
聚合物方式:有除去硫酸铅的效果、但去除时间长、硫酸铅结晶还会发生再次附着到极板。
上述几种蓄电池的主要修复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蓄电池的硫酸化问题,同时蓄电池修复后的效果不理想、性能无法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促进硫酸铅晶体分散的铅酸蓄电池修复液及利用其修复铅酸蓄电池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铅酸蓄电池修复液,包括各组份含量为:硫酸钙1-3%、硫酸镁1.5-4.5%、聚乙烯醇8-15%、络合剂0.01%,净化水80-90%。
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醇溶于水呈胶状粒子。
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修复液的一种修复铅酸蓄电池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检查:检测待修复的蓄电池能否被修复;
b.加注修复液:根据蓄电池的剩余容量加修复液,直至修复液完全浸湿蓄电池隔板;
c.充电确认: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待充满电后,对蓄电池进行检测,判断是否能修复;
d.放电确认:确认记录运行使用的时间,进行参数对比;
e.持续修复:日常使用2-7天左右,使电性能恢复接近新电池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包括以下步骤:
a.检查电压:用电压表检车蓄电池单体电压,电压在1.75以上、 1.75V以下不能修复;
b.检查比重:放电后比重在1.10以上、1.10以下不能修复;
c.检查电解液状态:观察电解液,无色透明为好、浑浊为不能修复;
d.检查极板是否通电:通过液口可以看到充电中的电解液是否有气泡如果没有为不可修复。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确认包括以下步骤:
D.满电确认:电压充到2.5V为基准;
E.电解液状态确认:观察电解液,如有黑色浑浊、茶褐色浑浊为不能修复;
电压确认:满充电的每一块蓄电池的电压值应达到2.5V-2.8V充电后的蓄电池电压如果下降到2.0V以下为不能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钶翔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钶翔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