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松香树脂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97683.1 | 申请日: | 2014-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昆 |
主分类号: | C09J193/04 | 分类号: | C09J193/04;C09J11/06;C09J11/08;C09F1/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6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松香 树脂 散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性松香树脂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松香是从松脂、明子或木浆浮油中制得,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各种二萜树脂酸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脂肪酸和中性物,其量按松香种类不同而异。松香在热熔、压敏和溶剂型胶黏剂中常用作增黏树脂,增加初黏性,提高粘接强度。松香还能提高水性丙烯酸酯复膜胶的干燥性和剥离强度。
松香树脂,是以松香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的具有高软化点、高粘性,和更好的抗氧化性,并且在液体状态下或在溶液里完全抗结晶,广泛用于制造油漆,干燥剂,合成树脂,汽车油墨,地砖,橡胶合成物,助焊剂、焊锡膏,以及各种胶粘剂和保护涂料等工业。其中松香树脂在胶粘剂行业用于增加粘性、改变胶粘剂持粘性、内聚性能等。
树脂分散体广泛用于水基型胶粘剂,以赋予特殊的性能。树脂分散体是一种稳定的水中树脂滴的非均相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松香树脂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将其配制成粘合剂,得到的粘合剂在使用时初粘力,剥离力和持粘力等性能优良,满足市场需求的指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改性松香树脂分散体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松香50~60%;抗氧化减色剂0.5~1%;催化剂1~2%;稳定剂0.5~1%;多元醇2~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10%;水30~40%;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减色剂为烷基苯酚二硫化物,次磷酸两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聚合反应催化剂,改性反应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反应催化剂为改性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四氯化钛三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反应催化剂为对叔戊基苯酚,磷酸,四水硫酸铈,芳基磺酸四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一辛酯,亚磷酸三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多元醇为甘油或季戊四醇或三甘醇或一缩二乙醇或三羟甲基丙烷或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三者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改性松香树脂分散体的制备步骤是:
A、在装有电动搅拌器、滴液装置、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的松香和抗氧化减色剂、聚合反应催化剂,恒温加热到175~185℃,快速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松香共聚物;
B、在A步骤所得松香共聚物中缓慢加入多元醇、稳定剂、改性反应催化剂进行改性,所述烧瓶内温度控制在255~265℃,得改性松香树脂;
C、将B步骤合成的改性松香树脂投入三口烧瓶中,开冷凝并升温至90~100℃,加热至其完全熔化,启动搅拌,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水,进行搅拌,然后出料,使分散体迅速冷却至30~40℃,过滤得到成品分散体。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本发明制得的改性松香树脂分散体配制成粘合剂,得到的粘合剂在使用时初粘力,剥离力和持粘力等性能优良,满足市场需求的指标。
2、将改性松香树脂分散为树脂滴的直径小于1um的分散体,分散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要求,完全满足粘接行业的发展需求。
3、本发明采用松香树脂进行改性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把树脂分散为树脂滴的直径小于1um的分散体,所制得的分散体粘接性能稳定,同时也为我国松香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原料及用量
松香50Kg;抗氧化减色剂: 烷基苯酚二硫化物0.5 Kg;催化剂: 改性二氧化钛0.4Kg、对叔戊基苯酚0.6Kg;稳定剂: 亚磷酸三苯酯0.5Kg;多元醇:甘油2K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甘油酯 6Kg;水40Kg;
其制作步骤是:
A、在装有电动搅拌器、滴液装置、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的松香和烷基苯酚二硫化物、改性二氧化钛,恒温加热到175℃,快速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松香共聚物;
B、在A步骤所得松香共聚物中缓慢加入甘油、亚磷酸三苯酯、对叔戊基苯酚进行改性,所述烧瓶内温度控制在255℃,得改性松香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昆,未经陈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7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