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缠腰龙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6794.0 | 申请日: | 2014-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3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31/22;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缠腰龙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缠腰龙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缠腰龙,又称缠腰火龙、蛇盘疮、飞蛇和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蛇丹”。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现有治疗带状疱疹一般以止痛、镇静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注射抗生素、干扰素等抗病毒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采用全身应用抗病毒、镇静和止痛药,疱疹处涂以抗生素类固醇乳剂或油膏,其需反复用药,止痛效果不佳、治疗周期长。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躯干。《外科正宗》认为“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发于肌肤”。可因神经内伤以致肝胆火盛,另因肺湿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疼痛原因是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于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或者说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之诱于外,气血瘀阻为其果。毒火稽留血分,发为红斑,湿热困于肝脾,遂起水疱,气血阻于经络,则现疼痛。 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本病初期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是正虚血瘀夹湿为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依据中医理论提供一种对于缠腰龙的治疗具有疗效明显,组方简单,治疗成本低廉,且毒副作用小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缠腰龙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全瓜蒌50-80份,玉竹50-80份,甘草10-20份,红花5-15份,打破碗花花5-15份。
配方优选为:
全瓜蒌60份,玉竹60份,甘草15份,红花8份,打破碗花花10份。
制备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全瓜蒌与玉竹进行乙醇浸提,再回收乙醇后所得提取物备用,将甘草、红花、打破碗花花进行超细粉碎至800目细粉,将提取物与超细粉混合后,加入药剂学中常用添加剂,可以制成片剂、胶囊、散剂等各种常用剂型。
服药说明:
每日饭后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药物中含有2克生药,5天为一个疗程。
组成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详细说明如下:
全瓜蒌:味甘、苦,性寒。入肺、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散结,滑肠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等症。栝楼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某些抑制作用。水浸液(1:2)在体外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体外试验中,全栝楼煎剂(20%煎剂)对腹水癌细胞有致死作用。
玉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等症。动物实验表明:醇提物灌胃,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说明玉竹可能是一种以增强体液免疫及吞噬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甘草甜素或其钙盐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于一些过敏性疾患、动物实验性肝炎、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其解毒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通过物理、化学方式的沉淀、吸附与结合,加强肝脏的解毒机能以及甘草甜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也是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此外,甘草次酸对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肿、甲醛性浮肿,结核菌素反应、皮下肉芽囊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铵、甘草次酸钠能有效影响皮下肉芽囊性炎症的渗出期及增生期,其作用强度弱于或接近于可的松。甘草酸的各种制剂之抗炎作用,以琥珀酸盐的活性较高,但毒性亦大。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症。本品中所含红花素具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的作用;所含红花甙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6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幕式防尘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静环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