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6132.3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项孝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孝泓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黄疸 肝炎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黄疸型肝炎是肝脏有炎症治疗性损害。黄疸型肝炎症状,起病缓慢,约1/3患者起病较急,有发冷、发热、乏力,食欲明显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常伴中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经1周左右开始尿呈茶色,逐渐巩膜、皮肤出现黄疸,黄疸重时伴皮肤瘙痒,肝区疼痛,检查见肝、脾肿大,黄疸期持续2-6周,少数可长达3个月;现在大多使用西医方法治疗,不能去根,容易反复,中药治疗黄疸型肝炎较西医最大的优点在于,从病理上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木贼4-7、当归2-3、玉米须20-30、黄花菜10-15、炙甘草10-15、柴胡2-4、墨旱莲4-5、三七1-3、郁金2-4、茵陈1-3、片姜黄5-6、白茅根2-4、虎杖1-2、芦荟3-4、杠香藤1-3、地草果2-4、望江南1-3和苦麻菜2-3。
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木贼5.5、当归2.5、玉米须25、黄花菜12、炙甘草12、柴胡3、墨旱莲4.5、三七2、郁金3、茵陈2、片姜黄5.5、白茅根3、虎杖1.5、芦荟3.5、杠香藤2、地草果3、望江南2和苦麻菜2.5。
杠香藤为大戟科植物石岩枫的根或茎叶;地草果为堇菜科植物地草果的全草;望江南为豆科决明属植物。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2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祛湿、清热凉血、解毒开窍、利湿退黄的功效,其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木贼5.5、当归2.5、玉米须25、黄花菜12、炙甘草12、柴胡3、墨旱莲4.5、三七2、郁金3、茵陈2、片姜黄5.5、白茅根3、虎杖1.5、芦荟3.5、杠香藤2、地草果3、望江南2和苦麻菜2.5。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2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刘某,男,49岁,近半年来全身乏力,继而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甚至不能进食,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诊断为急性黄疸性肝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两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皮肤黄染明显好转,继续服用 1 个疗程黄染及症状消失,治愈。
病例2:胡某某,男,30岁,患有黄疸型肝炎两个月,近期加重,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寒战、高热、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确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服三个疗程后,治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3:陶某,女,58岁,患有黄疸型肝炎半年,伴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皮肤黄疸严重,服用西药治疗多次无效,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服用十余剂后,皮肤黄染明显好转,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继续服用两个疗程,诸症全消,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孝泓,未经项孝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6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调理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