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96086.7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刚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渴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消渴症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在主要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现代治疗消渴症的方法有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类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和分泌胰岛素;中医治疗方面也出现了很多药物,如消渴丸、降糖舒、玉泉丸、甘露消渴胶囊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钩藤8-10、葛根10-12、西洋参2-3、柴胡3-5、熟地黄3-5、黄连1-3、黑木耳20-30、五味子3-5、核桃仁20-30、淡竹叶2-4、决明子5-7、十大功劳叶3-5、侧柏叶1-3、郁李仁3-5、合欢皮5-7、丹参4-6、白龙船花3-5、半枝莲2-4、马齿苋5-7、观音草1-3和埔盐2-3。
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钩藤9、葛根11、西洋参2.5、柴胡4、熟地黄4、黄连2、黑木耳25、五味子4、核桃仁25、淡竹叶3、决明子6、十大功劳叶4、侧柏叶2、郁李仁4、合欢皮6、丹参5、白龙船花4、半枝莲3、马齿苋6、观音草2和埔盐2.5。
白龙船花为马鞭草科植物,观音草为爵床科观音草,叶常卵状矩圆形,顶端渐尖;埔盐为漆树科漆树属盐肤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功用。
用法及用量: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原料加入煎煮锅中,煎煮30-40分钟,过滤取滤液,冷却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疗程,一般2-3疗程即可康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原料经过科学配伍,成本低廉,药物来源广泛,具有滋阴补肾,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益气降糖,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对糖尿病引起的消渴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钩藤9、葛根11、西洋参2.5、柴胡4、熟地黄4、黄连2、黑木耳25、五味子4、核桃仁25、淡竹叶3、决明子6、十大功劳叶4、侧柏叶2、郁李仁4、合欢皮6、丹参5、白龙船花4、半枝莲3、马齿苋6、观音草2和埔盐2.5。
用法及用量: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原料加入煎煮锅中,煎煮30-40分钟,过滤取滤液,冷却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疗程,一般2-3疗程即可康复。
典型病例:
病例1、刘某,男,38岁,患有糖尿病三余年,空腹血糖14.3mmol/L,尿
糖(+ + +),医院采用胰岛素治疗,患者伴有乏力嗜睡,腰膝酸软,口干不欲饮等症状,中医诊断为消渴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服用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血糖检查为11.8mmol/L,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诸症全失。
病例2:陈某,女,49岁,患有消渴症,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经过胰岛素治疗后,症状得到好转,但反复复发,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连服三个疗程后,诸症全失,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3:霍某,男,72岁,患有糖尿病十余年,查其空腹血糖为12.5mmol/L;患者长期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被诊断为消渴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服用1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尿量减少,继续服用两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治愈,至今未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刚,未经刘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6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