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96024.6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钟远;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丽元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0 | 分类号: | B21D4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凸形结构的零件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凸形件由板件通过冲头的冲压制成,板件的材料为碳钢。凸形件主要用于安装在车间里的精密机床上,使用时,先将设备上的边缘棱与凸形件上的凹形结构相配合,然后将凸形件固定在机床上,因此,棱角不会因外界的碰撞而导致边缘损坏的现象,使机床整体上美观。目前,大多数企业加工这种零件的装置由冲床和与冲头相配合的凹模组成,冲头安装在冲床上,凹模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加工前,先将板件平放在凹模的凹槽的顶部,再启动冲床,冲床的冲头将力作用到板件上从而将板件压入凹模的凹槽内,从而完成了将板件加工成凸形件的过程,最后控制床冲的冲头向上运动,当冲头与凹模相分离后关闭冲床,工人便可将陷在凹槽内的产品取出。然而,板件较厚、宽度较大以及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板件被冲压后紧紧的帖在凹槽的内壁,因此,产品很难取出,工人通常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将产品从凹槽内拔出,这无疑是浪费了劳动力,此外,为方便工人将产品拔出因此板件通常做得很宽,因此,还需后续的切割工序将多余的尾部切削掉,这无疑是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能平稳快速的将产品取出、节省工人劳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取料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取料装置,它包括冲床、安装在冲床上的冲头、工作台和与冲头相配合的凹模,它还包括油缸I、与油缸I结构相同的油缸II、泵、油箱和分流阀,所述的凹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垂直于凹模的支撑腿,支撑腿均匀分布在凹模的底部,每个支撑腿均设置在工作台上,凹模设置于冲头的正下方,凹模上设置有垂直于凹模底部的通孔I和通孔II,通孔I和通孔II均与凹模的凹槽连通,所述的油缸I和油缸II均垂直于工作台设置且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油缸I和油缸II的活塞杆分别设置在通孔I和通孔II内,所述的分流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油缸I和油缸II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的泵的吸油口和排油口分别与油箱和分流阀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的通孔I与通孔II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凹模的底部设置四个垂直于凹模的支撑腿。
所述的泵为单作用式齿轮泵。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凹模上设置有垂直于凹模底部的通孔I和通孔II,通孔I和通孔II均与凹模的凹槽连通,油缸I和油缸II均垂直于工作台设置且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油缸I和油缸II的活塞杆分别设置在通孔I和通孔II内,分流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油缸I和油缸II的进液口连接,泵的吸油口和排油口分别与油箱和分流阀的进油口连接,加工生产凸形件前,先将板件水平放到凹模顶部,再启动冲床,冲头将板件强行压入凹模的凹槽内,产品紧贴在凹槽内,然后控制冲床上的冲头向上运动使冲头复位,最后只需启动泵,泵将液压油抽到分流阀内,分流阀将液压油等流量分到油缸I和油缸II内,油缸I和油缸II的活塞杆同时伸出,由于两个活塞杆同时作用到产品的底部,从而将产品缓慢、平稳的推到凹模凹槽的外部,从而可以轻松获得紧贴在凹槽内的产品,无需工人费力的拔,因此,该装置节省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特点。(2)本发明加工出的产品没有多余的尾部,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向视图;
图中,1-冲床,2-冲头,3-凹模,4-油缸I,5-油缸II,6-泵,7-油箱,8-分流阀,9-支撑腿,10-通孔I,11-通孔II,12-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丽元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丽元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6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