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燃环保型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5563.8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演;顾肖红;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唐循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润滑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燃环保型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润滑剂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润滑剂在具有一定润滑性能的同时,还具有冷却、绝缘等一些特殊作用,给人们的生活或者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便利。
在电线电缆行业,在生产电线电缆成品时通常需要通过拉丝机将金属线材拉成合适的规格,在此过程中,必须使用润滑剂进行润滑和冷却,因此就要求润滑剂不仅要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还要具有一定的耐燃性,而目前该类润滑剂不仅价格价位昂贵,且其效果仍有待提升,而且很多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耐燃性较差会散发出一些刺鼻的气味,给环境和人体造成了一定危害。若是润滑剂的耐燃性达不到要求,会给生产过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一种耐燃性和润滑性良好的润滑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售的该类润滑剂虽然具有耐燃、润滑、冷却等不同功能,但是由于添加剂之间的复配不够理想,仍导致润滑剂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燃环保型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润滑剂性能不佳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耐燃环保型润滑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25-36份、油酸三乙醇胺20-30份、异噻唑啉酮10-14份、聚丙烯酰胺5-8份、羧甲基纤维素5-16份、三聚氰胺14-18份、聚异丁烯2-6份、丙三醇40-50份。
所述的耐燃环保型润滑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25-30份、油酸三乙醇胺20-25份、异噻唑啉酮10-12份、聚丙烯酰胺5-7份、羧甲基纤维素5-10份、三聚氰胺14-16份、聚异丁烯2-4份、丙三醇40-45份。
所述的耐燃环保型润滑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30份、油酸三乙醇胺25份、异噻唑啉酮12份、聚丙烯酰胺7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三聚氰胺16份、聚异丁烯4份、丙三醇45份。
耐燃环保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质量配比,将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25-36份、油酸三乙醇胺20-30份、异噻唑啉酮10-14份、聚丙烯酰胺5-8份、羧甲基纤维素5-16份、三聚氰胺14-18份混合均匀,在70-80℃下搅拌40min,静置、冷却,得混合物A;
第二步:将步骤一所得混合物A与聚异丁烯2-6份、丙三醇40-50份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所述的耐燃环保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一中在75℃下搅拌40min。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与其他组分的共同作用,使该润滑剂具有优良的耐燃性;同时,利用聚异丁烯和异噻唑啉酮与其他添加剂的复配,使得该润滑剂的的降解能力大幅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耐燃环保型润滑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25kg、油酸三乙醇胺20 kg、异噻唑啉酮10 kg、聚丙烯酰胺5 kg、羧甲基纤维素5 kg、三聚氰胺14 kg、聚异丁烯2 kg、丙三醇40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质量配比,将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25 kg、油酸三乙醇胺20 kg、异噻唑啉酮10 kg、聚丙烯酰胺5 kg、羧甲基纤维素5 kg、三聚氰胺14 kg混合均匀,在70℃下搅拌40min,静置、冷却,得混合物A;
第二步:将步骤一所得混合物A与聚异丁烯2 kg、丙三醇40 kg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2
耐燃环保型润滑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36 kg、油酸三乙醇胺30 kg、异噻唑啉酮14 kg、聚丙烯酰胺8 kg、羧甲基纤维素16 kg、三聚氰胺18 kg、聚异丁烯6 kg、丙三醇50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质量配比,将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36 kg、油酸三乙醇胺30 kg、异噻唑啉酮14 kg、聚丙烯酰胺8 kg、羧甲基纤维素16 kg、三聚氰胺18 kg混合均匀,在80℃下搅拌40min,静置、冷却,得混合物A;
第二步:将步骤一所得混合物A与聚异丁烯6 kg、丙三醇50 kg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未经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5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循环式油脂提炼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污泥煤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