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94896.9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陈景欢;骆仲泱;岑可法;倪明江;朱学诚;吴卫红;施正伦;周劲松;方梦祥;余春江;王树荣;程乐鸣;王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F9/10 | 分类号: | D01F9/10;B01J21/06;B01J35/06;B01D53/56;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分级 结构 金属 氧化物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结构和次级结构,所述初级结构为通过静电纺丝法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纤维,所述次级结构为经水热法在初级结构上进行晶体生长得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化学成分是五氧化二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结构中的金属与次级结构中的金属摩尔比[Ti4+]:[V5+]=0.0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化学成分是五氧化二钒,所述初级结构中的金属与次级结构中的金属摩尔比[Ti4+]:[V5+]=0.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0~1000nm;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平均直径为10~300nm。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聚合物的乙醇溶液,与乙酸和可溶性金属盐混合,室温搅拌得到均匀溶胶,再经静电纺丝后得到初生纳米纤维;
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可溶性金属盐为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或四氯化钛;
(2)步骤(1)得到的初生纳米纤维经水解过夜、煅烧后,得到二氧化钛纳米纤维;
(3)配置次级结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前驱体溶液,与步骤(2)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纤维混合,水热反应完全后,经洗涤、干燥、煅烧处理,得到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
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1~100mmol/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均匀溶胶中可溶性金属盐的浓度为0.1~5mol/L,乙酸浓度为0.1~5mol/L;
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0~20kV,注射速度为0.5~5ml/h,接收距离为5~15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煅烧温度为400~800℃、时间为2~10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前驱体溶液为五氧化二钒的前驱体溶液,浓度为1.25~62.5mmol/L;
水热反应温度为90~180℃、时间6~24h。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在SCR脱硝反应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48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主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微弧抛光工艺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