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鼻腔疾病的搽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94668.1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福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11/02;A61K31/045;A61K33/22;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125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鼻腔 疾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鼻炎、鼻黏膜糜烂、鼻毛脱落等鼻腔疾病的搽剂。
背景技术
鼻经常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微生物的感染可致鼻疖、鼻前庭炎、鼻腔和鼻窦的炎症;鼻腔是变应原进入机体的门户,又是发生变态反应疾病的部位,所以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是常见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鼻在解剖上与颅腔、眼眶和口腔毗邻,鼻前庭、鼻腔和鼻窦的疾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眼眶蜂窝织炎等;通过血行可致海绵窦感染,严重者可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鼻腔系统疾病除了手术治疗外,主要就是给药治疗,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鼻内用糖皮质激素,属于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充血效果。根据需要可较长时间应用。主要问题就是化学药物久用易于产生抗药性,且激素类药物会干涉人体内激素环境,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系统,易于引发多种疾病。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很早就对于鼻腔疾病有了深刻的认识。本发明中药搽剂,经过多年研究中医古籍,由常用中药材简单配方组成,又经多年临床实证,积累临床病例无数,证实该中药搽剂对于鼻炎、过敏性鼻炎、鼻黏膜糜烂、鼻毛脱落及由此引起的感冒、鼻塞流鼻涕、头晕、四肢乏力、精神欠佳、记忆力衰退等状况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药材来源方便,价格便宜,一般人都能用得起。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鼻炎、鼻黏膜糜烂、鼻毛脱落及由鼻腔疾病引起的感冒、鼻塞流鼻涕、头晕、四肢乏力、精神欠佳、记忆力衰退症状的中药搽剂。该搽剂也可用于预防鼻腔过敏,清洁保护。对工作生活环境差的可长期当防护剂使用。
本发明的中药搽剂由下述中药原料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珍珠粉、硼砂、冰片、葱白、白芷、白蔹。
本发明的中药搽剂,各活性成分的重量份配比为:珍珠粉7份、硼砂5份、冰片3份、葱白9份、白芷16份、白蔹10份。
本发明的中药搽剂,功效如下:消炎抗菌,抗病毒,抗感冒,修复鼻黏膜,促发鼻毛再生,宁神醒脑,恢复记忆力,增强抗病力。
本发明的中药搽剂,使用说明:用棉签搽药,每日三次,体质免疫力差者可多搽。
本发明的中药搽剂,跟踪多年大量临床使用,及各种人群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搽剂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因鼻腔在头部近大脑,对人类养生保健是不轻视的,是亚健康人群的主要原因,据数据显示在大陆男女老少均匀发率达87、6%是人体健康的等一杀手。因为患者在鼻黏膜糜烂处有不时不断的小量分泌物流出,此分泌物积留在鼻窦中时间长产生变异。
本发明药物组方参考了多种医学药典,同时辅以多年临床应用的优化,克服了禁忌组合的问题,具体选用草药的药理学基础为:
珍珠粉:珍珠药用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三国时的医书《名医别录》、梁代的《本草经集》、唐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清代的《雷公药性赋》等19种医药古籍,都对珍珠的疗效有明确的记载。《本草纲目》:珍珠味咸甘寒无毒,镇心点目;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坠痰,除面斑,止泻;除小儿惊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令光泽洁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均指明: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粉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本发明中药搽剂选用珍珠粉,用途为珍珠粉不但能直接由受创部位供给创伤在恢复时所需的营养物质,也能将珍珠粉内含的多种微量元素运送到血液之中,协助人体清除创伤所引发、积累的过氧化脂质,能让受创部位在恢复过程中,持续发挥消除色素沉淀和残留疤痕的作用。且珍珠粉性凉,对于鼻腔热呼吸氛围具有较好的冷却降温作用,便于保留水分,保持湿润,利于病菌的代谢转运。
硼砂:味甘、咸,性凉。归肺、胃经。用于清热解毒,消肿,防腐,清肺化痰。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为五官科疾患的常用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福,未经陈建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4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改制的多功能柔性平台
- 下一篇:一种混光透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