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存储技术防止文件泄密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94251.5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冯振新;吴峥;肖霄;钱春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湖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存储 技术 防止 文件 泄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云存储技术防止文件泄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客户端将需要保护的文件上传到云服务端,同时生成相对应的访问链接并删除所述需要保护的文件;
云服务端对需要保护的文件进行监控,并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后,根据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实现用户操作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存储技术防止文件泄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前还包括客户端对需要保护的文件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
判断需要保护的文件的安全性;
计算需要保护的文件的散列值;
对需要保护的文件进行加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存储技术防止文件泄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需要保护的文件的安全性的步骤包括对文件类型进行判断,当文件类型为可执行文件时,根据文件的厂商、文件拥有者和软件调用接口函数的信息判断文件的安全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存储技术防止文件泄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云服务端对需要保护的文件进行监控,包括以下子步骤:
对每一条与文件操作相关的指令进行记录;
当所述文件操作为备份或转存时,将文件的备份或转存的时间、地址、总备份数、操作申请者、操作执行服务器ID、备份路由路径和原存储位置生成文件的备份转存地址表;
将所述文件的备份转存地址表以加密文本文件的形式发送到对应的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存储技术防止文件泄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为文件访问或修改操作请求时,包括以下子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其中,所述访问请求包括用户身份、请求文件名、文件名编号、文件地址;
云服务端根据请求文件名、文件名编号和文件地址生成文件镜像,并将该文件镜像发送给所述客户端,所述文件镜像为与原文件内容相同的备份;
客户端缓存云服务端返回的文件镜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云存储技术防止文件泄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备份为插入访问标签的原文件的加密备份,所述客户端缓存云服务端返回的文件镜像后,对文件镜像进行解密并利用标签识别打开;
所述对文件镜像进行解密并利用标签识别打开的步骤后还包括修改和关闭该文件镜像的步骤,修改完成时重新计算文件的散列值,并将该散列值与保存在云服务端的文件备份及文件散列值进行更新;关闭时立即删除该文件镜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存储技术防止文件泄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云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为删除文件的操作请求时,包括以下子步骤:
查询所有相关文件的存储地址,所述存储地址记录在以文件编号为索引的备份转存地址表中;
根据所述文件的备份转存地址表进行删除文件的操作;
对保存的文件备份和文件镜像执行删除操作;
将原文件以加密的形式发送回客户端;
所述对保存的文件备份和镜像执行删除操作的步骤与所述服务端将原文件以加密的形式发送回客户端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接收删除报告,其中,所述删除报告为存储被删除文件的服务器在服务端的IP地址及服务器名;
将收到的删除报告按备份转存地址表的顺序进行散列值的计算,该散列值和终端保存的散列值进行对比,如果一致,表明数据中心删除了所有该文件的备份。
8.一种防止终端设备中文件泄密的系统,包括云服务端和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端包括:数据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需要保护的文件和请求;监控模块,用于对需要保护的文件进行监控;所述客户端包括:数据接口交互模块,用于将需要保护的文件上传到云服务端和向云服务端发送请求;文件访问链接模块,用于在需要保护的文件上传后生成相对应的访问链接;文件删除模块,用于在需要保护的文件上传后删除本地存储的所述的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湖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湖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42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