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中1-溴-2丙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93916.0 申请日: 2014-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4101660A 公开(公告)日: 2014-10-15
发明(设计)人: 缪荣明 申请(专利权)人: 缪荣明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王月霞;唐循文
地址: 214011***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丙醇 色谱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尿中1-溴-2丙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也称溴代正丙烷(n-propyl bromide,nPB)。是一种无色略有甜味的液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23.00,密度为1.35 g/mi,熔点为一1 10.0℃,沸点为71.0℃。微溶于水,溶于丙酮、苯、氯仿,能与乙醇、乙醚混溶。由于1-BP具有低毒高效、不破坏臭氧层等特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成为消耗臭氧层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ODS)清洗剂的理想替代品。目前,I-BP作为一种高效环保清洗剂,广泛用于各种油脂、助焊剂、五金电子、精密机械、服装干洗等行业的清洗过程。此外,还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等的生产以及粘胶、涂料的配制。

职业接触I-BP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其中大多数中毒者是由于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高浓度1-BP,经呼吸道吸入1-BP引起中毒。大鼠毒代动力学研究表明,1-BP进入机体,除少部分以原型与谷胱甘肽(GSH)结合外,绝大多数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其中主要是第2位碳上发生羟化,生成1-溴-2-丙醇,后者与GSH、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排出;一部分1-溴-2-丙醇可进一步氧化生成溴丙酮[1]

1-BP 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入体内部分主要通过1-溴-2丙醇方式经尿液排出体外故通过分析尿中浓度,可估计1-BP 环境暴露量。Ichihara 等研究了职业暴露1-BP 者班后尿中1-溴-2-丙醇 作为暴露标志的可行性。该研究使用被动式个体采样器估计工人外暴露量,尿样采集后保存在4 ℃条件下,使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测定尿样中的1-BP,检出限为0.5 ng/mL。同时该研究对尿中1-BP 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以第1 天尿中1-BP浓度为100%,在4 ℃保存条件下,分别在第1、7、14 天测定尿中1-BP的浓度。结果显示,第1、7、14 天尿中1-BP浓度分别为100.0% ± 3.6%、94.9% ± 2.3%、91.2% ± 1.8%。

国内李卫华等人探索溴丙烷(1-BP)对接触工人神经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时发现1-BP毒作用基准剂量(BMD)和基准剂量下限值(BMDL)分别为55.55和30.78 mg/m3,1-BP可引起胫神经DL延长、振动觉下降的剂量依赖性改变。

生殖毒性方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未见职业接触I-BP引起作业工人严重生殖毒性的病例报道。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发现是1-BP可引起作业工人月经周期紊乱。肝毒性方面,动物实验提示1-BP暴露引起大鼠肝脏系数和肝细胞中空泡数目的增加,1-BP可能具有轻或中度肝脏毒性。Stelljes和Wood的研究还提出了1-BP引起肝细胞空泡的基准剂量的下限值(BMDL)是1.24 g/m3。但其他支持1-BP具有肝毒性的证据仍然缺乏,如直接反映肝损伤的指标—血清肝功酶活力改变和病理组织损伤等指标在动物实验中均未观察到。此外,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也未发现具体说明肝功酶活力的异常。 

但近年来我国电子、农药、染料、医药、造纸、制革等产业发展迅速,每年溴代烷烃的需求量超过14 000 t,其中高纯度的I-BP为8000 t。接触工人数量大,从国外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表明其短期大剂量接触和长期接触均可以对人体造成职业性损害,故其潜在隐患不容忽视。为切实做好I-BP中毒的三级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亟须在1-BP中毒机制、生物接触限值及检测、中毒诊断标准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尽快制定尿中1-BP检测标准。

1-BP 的代谢过程较为复杂。1-BP 可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外,包括以原形方式排出、脱溴、经P450 氧化以及与谷胱甘肽结合等。动物实验发现,1-BP 进入机体后,主要是经细胞色素P450 氧化,经羟化作用,生成1-溴-2-丙醇,再与谷胱甘肽、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排出,部分1-溴-2-丙醇可进一步氧化成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尿中1-溴-2丙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尿中1-溴-2丙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荣明,未经缪荣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3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