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铀矿石池式盐酸去碱新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92767.6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学;史维俊;周义朋;李学礼;刘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B60/02 | 分类号: | C22B60/02;C22B3/1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性 铀矿 石池式 盐酸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性铀矿石池式盐酸去碱新工艺。适用于碳酸钙含量大于2%的硬岩型碱性铀矿石的酸法冶铀工程;对六价铀含量较低的铀矿石较为有利。
背景技术
碱性铀矿一般采用碱法工艺浸铀,但某些含磷较高的碱性铀矿石,如采用碱法冶铀,其回收率较低,当只有酸法冶铀条件的情况下,在必须采用酸法浸出时,由于碱性铀矿石在用硫酸浸铀时易发生硫酸钙沉淀堵塞,影响酸法冶铀工作的进行,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在开展酸法浸铀以前,开发一种碱性铀矿石去碱的工序,去除矿石中的碳酸钙,消除硫酸钙沉淀的威胁,以保证浸铀工序的顺利进行。从而提供一种碱性铀矿石池式盐酸去碱新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碱性铀矿石池式盐酸去碱新工艺,包括:采用盐酸去除矿石中的碳酸钙,碳酸钙的去除进程用测定浸出液钙含量和计算钙的浸出率来衡量;碳酸钙的最终去除效果,用测定矿石和矿渣中的CO2和计算碳酸钙的浸出率来衡量;去钙工序的能否结束用硫酸钙沉淀的钙含量边界值(Cab)来衡量,浸出液钙含量小于钙含量边界值,去钙工序完成。
工艺方法如下:
(1)起始阶段盐酸的酸度为10g/L,去碱的介质条件pH小于4,浸泡液固比0.14;
(2)工作液pH大于4时换液:放去浸出液,更换新的酸度为10g/L的盐酸溶液;
(3)当换液间隔时间达到10—12h时,降低盐酸溶液的酸度10—1g/L,溶浸液盐酸酸度的减少量以保证浸出液的pH≤4为准;
(4)当工作液的钙含量降低到1g/L以下时,再次提高溶浸液的盐酸酸度至10g/L,浸泡回次时间仍然保持10—12h;
(5)当浸出液的pH降低到1.8、钙含量小于500mg/L时,去碱工作结束。
池式盐酸去碱新工艺流程包括:
碎矿:矿石粒径-5—10mm;
前期:用10g/L酸度的盐酸溶液浸泡矿石,pH上升到4,换新液;
中期:用1—10g/L酸度的盐酸溶液浸泡矿石,工作液pH保持小于4,浸泡10—12h换新液;
尾期:用10g/L酸度的盐酸溶液浸泡矿石,工作液pH保持小于2,回次浸泡时间12h;
浸出液钙含量小于500mg/L,去钙工序结束。
本发明盐酸溶液等的酸度即浓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用盐酸溶解矿石中的碳酸钙,消除硫酸钙沉淀的危险。无沉淀板结发生,有利于后期浸铀工作顺利,提高回收率。
2)用盐酸消除矿石中碳酸钙的同时,铀尽可能少地被溶出、其它含钙矿物(如磷酸钙)也尽可能少地被溶出,降低了其它物质的耗酸量。比较省酸。
3)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创造性详见本发明技术实验报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硫酸存在形式分布图;
图2为本发明酸度与硫酸根活度的对数值之间关系;
图3为本发明酸液与菌液中硫酸钙饱和指数=0时酸度与钙含量边界值曲线;
图4为本发明J2YJ4-Ju盐酸起始酸度为10与3.65g/L试样的CaCO3累计浸出率;
图5为本发明铀含量与采样时间-试验时间间隔长短关系;
图6为本发明池式盐酸去碱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通过上述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实施,通过下述技术实验报告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发明技术实验报告
1、盐酸去碱方法的依据
①硫酸与碳酸钙作用,可能形成硫酸钙沉淀,而盐酸也能很好地溶解碳酸钙,但不会形成硫酸钙沉淀。
②盐酸是还原性酸,不会将矿石中的四价铀氧化,保证在去碱过程中,铀不会大量损失。但处于氧化态的六价铀可以被盐酸溶出。
③磷酸钙等其它钙盐在稀酸中的溶解度较小。
矿石中铀的主要伴生矿物除了碳酸钙以外,还有磷灰石、萤石、黄铁矿,它们可以不同程度地溶解于酸液中;此外还有赤铁矿、长石、云母、石英和粘土矿物等,一般难溶于稀酸。所以伴生铀矿物的主要碱性矿物有碳酸钙、磷灰石、萤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2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