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模型试验竖向大行程加荷装置及测试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92489.4 申请日: 2014-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4132802A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发明(设计)人: 顾行文;徐光明;蔡正银;茅加峰;任国峰;徐惠;关云飞;黄英豪;李景林;曹永勇 申请(专利权)人: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M13/00 分类号: G01M13/00
代理公司: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代理人: 樊文红
地址: 21002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离心 模型 试验 竖向 行程 装置 测试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土工离心机上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进行竖向大行程加荷工况离心模型试验的装置,特别适用于在离心模型试验中模拟竖向的长距离运动过程,如桩基的压入或拔出、静力触探测试、深海海洋平台吸力锚施工、箱筒形或桶式基础防波堤的下沉施工、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等。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中有很多结构物的施工或测试主要是竖向的长距离运动,即竖向打入、压入以及拔出,最显著的代表就是各种桩基础,另外还有用于深海海洋平台的吸力式锚桩[张建红, 林小静 深海海洋平台基础简介[J],岩土工程界, 2004, 7(12): 19-22]、张力腿平台基础[张建红, 林小静, 鲁晓兵 水平荷载作用下张力腿平台吸力式基础的物理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1): 77-81],以及箱筒形基础防波堤[李伟, 别社安. 天津港箱筒形基础防波堤结构工程试验[A] 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  中国港口工程建设新发展学术研讨会2005,中国北京 182-191]、桶形基础[施晓春, 龚晓南, 俞建霖, 陈国祥 桶形基础抗拔力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 2003, 33(8): 49-56]等。对于这些结构物,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其中离心模型试验是重要的研究手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桩基础(单桩及群桩)的承载力、变形特性;桩基础的抗拔特性;海洋平台基础、箱筒形基础、桶形基础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变形等。目前专门研究这类结构物施工过程的研究尚属少见, 

岩土工程中还有一类重要的测试属于竖向的长距离运动,即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这些试验多用于现场勘查,试验结果可用于确定土体密实度、强度、承载力等,还可用于估算单桩承载力、评价地基液化可能性等,应用十分广泛[《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 工程地质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但这类试验应用于离心模型试验中,除了要特别制作小型的触探锥头,还必须研制专门的加载装置[M. Katagiri, M. Okamura, 1998. Cone penetration test. Centrifuge 98, Kimura, Kusakabe & Takemura (eds) Balkema, 1059-1065]。

目前适用于离心模型试验的竖向大行程加荷装置尚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模型试验竖向大行程加荷装置,旨在解决离心机高重力加速度场下的以下关键问题:现有技术不能进行竖向大行程加荷。本发明还将提供这种离心模型试验竖向大行程加荷的测试方法。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是:离心模型试验竖向大行程加荷装置,由模型箱、步进电机、齿轮、蜗轮蜗杆和荷重传感器组成,步进电机、齿轮和蜗轮蜗杆设置在模型箱的顶盖上表面,所述步进电机水平设置,涡轮轴采用滚珠丝杠,滚珠丝杠垂直穿过模型箱顶盖,模型箱顶盖的下方、涡轮轴的下端设有荷重传感器,所述步进电机转轴经齿轮减速后连接至蜗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模型试验竖向大行程加荷装置还设有导向支座, 所述导向支座的两个导向轨垂直固定在模型箱顶盖的上表面,蜗轮轴的上端设有滑块,滑块和导向轨可滑动连接。采用导向支架保证涡轮轴只进行竖向运动,涡轮轴贯穿涡轮,实现最大达到涡轮轴长度的大行程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型箱内设有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模型试验竖向大行程加荷装置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用于采集荷重传感器的数据,控制步进电机的加荷速率,以恒定加荷速率(等应变速率控制模式)工作,在设定范围0.02-8mm/min内可调,无级变速。 

1.  本装置由3部分组成:驱动部分、传动加荷部分和控制部分; 

2.  驱动部分包括:步进电机和蜗轮,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源,驱动蜗轮转动;

3.  传动加荷部分包括:涡轮轴、导向支架和拉压力传感器,涡轮轴将涡轮的回转运动转化为竖向的直线运动,且在涡轮轴的高效传动下,竖向最大拉(压)力可达10 kN;采用导向支架保证涡轮轴只进行竖向运动,涡轮轴贯穿涡轮,实现最大达到涡轮轴长度的大行程运动;涡轮轴下端连接拉压力传感器,准确测量所施加的竖向拉压平力;

4. 控制部分包括单片机,控制装置的加荷速率,以恒定加荷速率(等应变速率控制模式)工作,在设定范围0.02-8mm/min内可调,无级变速;

5. 装置采用高强度螺栓与模型箱相连接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2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