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1424.8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张吉雄;巨峰;邓雪杰;周楠;齐文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B32B1/08;B32B15/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充填 物料 投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尤其是一种将地面固体物料投放至井下,用于煤矿及金属矿山充填开采中充填物料输送的管材。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煤炭及非煤资源的开采会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充填开采方法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是固体充填开采,不仅能够控制采空区岩层移动,同时还能处理矿区如矸石、尾矿、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避免了这些固体废弃物在地表堆积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固体充填开采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固体物料从地面至井下从数十米到上千米高差的连续运输,保证充填物料的连续可控供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高效、服务年限长、使用效果好的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包括设在投料钻孔内的三层结构投料管,三层结构投料管与投料钻孔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三层结构投料管从外往内依次为防护层、中间层和耐磨层。
所述的防护层和中间层均为无缝钢管,防护层厚度不小于14mm,中间层厚度不小于12mm,中间层的外壁紧贴防护层的内壁,二者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耐磨层采用高铬镍钼稀土合金耐磨材料离心浇铸于中间层内壁上,厚度为15mm~65mm。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固体充填开采中可以实现将地面固体充填物料安全高效投放输送至井下,可适用于输送高差几十米至上千米的范围,投料管结构的特殊性可以确保固体充填物料投放输送通道的安全可靠,抵抗固体物料对投放输送通道的磨损,延长输送通道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的剖视图。
图中:1-地面,2-投料钻孔,3-投料管,4-防护层,5-中间层,6-耐磨层,7-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主要由三层结构的投料管3构成,三层结构的投料管3安装于由地面1垂直向下施工至井下的投料钻孔2内,三层结构的投料管3与投料钻孔2之间浇筑有混凝土7,通过浇筑的混凝土对三层结构的投料管3进行固定,形成将充填物料由地面投放输送至井下的通道。
如图2所示,投料管3的结构分为3层,从外往内依次为防护层4、中间层5和耐磨层6。防护层4和中间层5均为无缝钢管,防护层4厚度不小于14mm,中间层5厚度不小于12mm,中间层的外壁紧贴防护层内壁,二者采用焊接连接。耐磨层6采用高铬镍钼稀土合金耐磨材料离心浇铸于中间层5内壁上,厚度根据投料钻孔深度、固体充填物料通过量及性质共同决定,一般为15mm~65mm。
所述安装于投料钻孔2内的三层结构投料管3,可以实现固体充填物料从地面到井下的连续、安全、高效运输,其耐磨程度高,可靠性好,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获得更长的服务年限,从而降低企业的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旋转位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