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90337.0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F28F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齿翅片 扁圆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翅片扁圆换热管,具体涉及一种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在翅片上形成不连续换热表面的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从而提高强化换热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部,呈扁圆管状,具有一体形成的两个相对向的直边段外壁和两个相对向的弧边段外壁;以及翅片部,包含分别沿基管部的轴向以预定间距连接在两个直边段外壁上的多根翅片,其中,每根翅片包含固定在直边段外壁上并且连续形成的基片、连接在基片上且沿基管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平齿、以及多个形成在每相邻的两个平齿之间的开口槽,平齿的底端与基片连成一体,平齿的顶端与底端处于基管部的同一径面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顶端的顶缘为呈梯形、圆弧形、锯齿形以及波浪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在本发明提供的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平齿的侧壁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凹坑、凹痕和凹槽中的任意一种,凹痕为长条形、网格形、V字形以及波浪形中的任意一种,凹槽为一字槽以及十字槽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提供的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平齿侧壁上至少贯穿有孔洞和狭缝中任意一种。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中,翅片扁圆换热管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电站空冷凝汽器及汽车散热器等换热装置中。与圆形换热管相比,扁圆换热管的优点是可以大幅减小换热管背风侧涡流区,从而明显减小气流横掠换热管的形体阻力。
现有翅片扁圆换热管中的翅片为平直且表面连续完整。流体通过翅片扁圆换热管时,在翅片间的流道也是平直且连续稳定的,因此,翅片扁圆换热管的传热系数较小,严重影响了强化换热性能。
此外,在由平行布置的连续平直翅片构成的翅片扁圆换热管中,为避免翅片对管外的流体过度“整流”,而使得翅片表面换热能力明显降低,不宜采用过小的翅片间距,这也限制了翅片扁圆换热管强化换热性能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翅片扁圆换热管的强化换热性能,现有技术中对翅片扁圆换热管的一种改进是将平直翅片改为波浪形翅片,成为波浪翅片扁圆换热管,使翅间流道呈波浪状从而实现进一步强化换热。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波浪翅片管的换热系数较高,但同时气流流动阻力也较大。因此,这种改进对翅片扁圆换热管强化换热性能的提高非常有限,更好的改进方法亟待开发。
发明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多根翅片沿基管部的轴向以预定间距连接在基管部的直边段外壁上,单根翅片中连续形成的基片设置在直边段外壁上,多个连接在基片上的平齿向基管部的外部延伸,并且在相邻的两个平齿之间形成开口槽,使得翅片上换热表面不连续,所以在翅片上流动边界层会不断生成与破坏,而边界层发展段换热能力增强,因此形成开口槽后,翅片表面换热系数提高;而且,虽然开口槽会损失一部分翅片侧面的换热面积,但同时平齿间又新生出由开口槽露出的换热表面,这部分增加的换热表面面积在平齿间距较小时,可能会大于被减少的翅片侧表面积,从而,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相对现有的翅片扁圆换热管,不仅翅片表面换热系数提高,换热面积也不会减少甚至增加,因此强化换热性能有明显提高,本发明的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中具有的平齿结构,还使得翅片间气流的横向混合增强,因此,强化换热性能进一步提高,在提高了强化换热性能的前提下,还能够缩小翅片间距,提高翅化比,从而进一步提升强化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的立体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平齿翅片扁圆换热管的俯视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一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二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三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5(d)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四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五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六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七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八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e)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九中平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0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务器箱体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基于智能主机控制的振动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