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9749.2 | 申请日: | 2014-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磊;郭福忠;宫晓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任转英 |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立体 显示装置 | ||
1.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与间隙子,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相邻两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施加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电压,当所述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处于2D显示时,所述第一电压用于产生电场强度相等的第一电场,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所述液晶分子偏转,以使所述液晶分子与所述间隙子之间的折射率差在预设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施加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驱动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上的第二驱动电压,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与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之间的差值即为所述第一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设有绝缘层,各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施加于所述第三电极上的第三驱动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上的第四驱动电压,所述第三驱动电压与所述第四驱动电压之间的差值即为所述第一电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阈值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的阈值电压为vth,所述第一电压为u0,且1.5vth≤u0≤4vt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施加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电压,当所述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处于3D显示时,所述第二电压用于产生电场强度不等的第二电场,所述第二电场驱动所述液晶分子偏转形成阵列设置的液晶透镜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液晶透镜的出光进行定向扩散的定向扩散器,所述定向扩散器安装在所述液晶透镜出光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向扩散器与所述液晶透镜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的角度设定使得所述液晶透镜在3D显示时正常出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α,且60°≤α≤12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90°。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扩散器包括具有折射率差的第一折射层和包覆于所述第一折射层上的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上设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扩散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液晶透镜单元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出光点在所述扩散单元的非焦点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的焦距为f,所述出光点与所述扩散单元之间的距离为l,且l≤0.5f或l>2f。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扩散单元的直径d小于所述液晶透镜单元的直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2D/3D可切换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的直径d为所述间隙子直径的13~2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97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