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CNG气瓶的双燃料单排货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8266.0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义涛;廖国强;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 | 分类号: | B60K15/0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ng 燃料 单排 货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车,具体来讲指一种带CNG气瓶的双燃料单排货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排货车属于小型货车,其运输量相对小,更多地用于日常货物的短距离转运。跟大多数车辆一样,目前单排货车也普遍采用单燃料,即汽油或柴油燃料。由于汽油或柴油燃料的使用成本比CNG压缩天然气贵,而单排货车往往对运输的经济性比较看重,所以在单排货车上实现双燃料运行,具有良好的竞争力。虽然双燃料车辆已经出现,但更多地使用在低端轿车上,如某些出租车和经济性轿车,但由于货车跟轿车的结构差异较大,特别是货车的减震性和行驶路面往往要差于轿车,CNG气瓶安装后的安全性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比如在颠簸路面行驶可能出现的天然气泄漏问题,如果在密闭空间内聚集,有爆炸的危险,否则即使安装有CNG气瓶,也会存在很大的担心,处理不好反而成为危险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CNG气瓶的双燃料单排货车,CNG气瓶能够可靠、安全、稳固地安装在单排货车上,实现双燃料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带CNG气瓶的双燃料单排货车,包括车头和货厢,在车头和货厢之间的纵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的气瓶罩,气瓶罩由底板、前后左右围板和盖板构成,在底板上表面横向并排安装有两气瓶安装支架,气瓶安装支架具有与气瓶圆周弧面对应的弧形槽;气瓶横卧安放在弧形槽内,并通过安装在气瓶安装支架上的箍带将气瓶箍紧;在两气瓶安装支架上通过支撑立杆安装有防止气瓶往上运动的水平限位架。
为了减缓行驶冲击,所述箍带为金属箍带,在气瓶和金属箍带之间设有箍带缓冲垫。
为了将泄漏的燃气引出,避免局部聚集带来的爆炸隐患,在气瓶端面的开关阀上设有开关阀罩,开关阀罩封闭安装在气瓶上;与开关阀相连的燃气高压管上套装有波纹管,在气瓶罩底板下表面设有波纹管座,所述波纹管下端安装在波纹管座上,波纹管上端套接在开关阀罩出口上并通过包箍箍紧密封,燃气高压管从波纹管座下部穿出,波纹管和开关阀罩形成的内腔仅仅通过波纹管座与外界相通。
所述水平限位架为四根角钢首尾相连形成的矩形结构,支撑立杆为角钢;在支撑立杆和形成水平限位架两侧的角钢之间安装有加强作用的斜撑杆,斜撑杆为角钢。
在气瓶罩底板下表面间隔设有加强用方钢,气瓶罩通过方钢安装在纵梁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CNG气瓶在单排货车上可靠、安全、稳固地安装,使单排货车也实现了双燃料运行。
2、本发明气瓶罩加高处理,至少能够装下两个天然气气瓶,使行驶里程更长。
3、通过金属箍带和箍带缓冲垫的设计,使CNG气瓶既能够可靠固定,又能够适应常规的颠簸路面,有利于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4、开关阀罩、波纹管及波纹管座能够将泄漏的天然气引导到大气中,避免了天然气泄漏在气瓶罩内聚集带来的潜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CNG气瓶在单排货车上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2-CNG气瓶在气瓶罩内的安装示意图(正视)。
图3-CNG气瓶在气瓶罩内的安装示意图(俯视)。
图4-CNG气瓶在气瓶罩内的安装示意图(侧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带CNG气瓶的双燃料单排货车,包括车头1和货厢,在车头和货厢之间的纵梁16上固定安装有横向的气瓶罩2,气瓶罩2由底板3、前后左右围板和盖板构成,在底板3上表面横向并排安装有两气瓶安装支架4,气瓶安装支架具有与气瓶圆周弧面对应的弧形槽。气瓶5横卧安放在弧形槽内,并通过安装在气瓶安装支架上的箍带6将气瓶箍紧;在两气瓶安装支架4上通过支撑立杆7安装有防止气瓶往上运动的水平限位架8。为了简化结构,突出发明点,图1中没有画出货厢,只反映了梁体结构,同时为了反映内部结构,也没有示出气瓶罩。
为了减缓行驶过程中的冲击,本发明的箍带6为金属箍带,并在气瓶和金属箍带之间设有箍带缓冲垫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机车参数匹配优化方法
- 下一篇:遮阳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