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8260.3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章家恩;杨滔;郭靖;梁开明;罗明珠;傅玲;赵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田间 套作 慈姑 控制 水稻 稻瘟病 纹枯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控制水稻病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为了粮食生产需求以及满足经济利益的发展,大多数水稻种植以单一化和集约化的方式进行,使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的趋势日益加强,往往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和丧失以及病虫害的频频发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害损失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0%。为防治病害,大量农药的投入不仅增加了病菌的抗药性,同时还带来了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大量研究表明,采用间作进行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化布局来提高生物多样性是一种有效的作物种植模式,不同种类的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栽种模式进行合理的间套作,可使病害的发生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
慈姑,又名茨菰(Sagittaria sagittifolia),是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以膨大的地下球茎为食用器官。原产我国东南部沼泽地区,现已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普遍栽培,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水生蔬菜。目前尚无报道慈姑与水稻存在共同病害,且通过在水稻田中间作慈姑的生态农业种植方式来控制稻田病害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水稻病害防控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稻田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稻田中按相关规程,水稻和慈姑间套作种植,使水稻和慈姑在田间存在共生期,从而达到利用作物多样性栽培而不使用化学农药控制水稻病害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平整稻田,按照间套作方式种植水稻和慈姑,待两种作物成熟时先后收获水稻和慈姑根部的可食用部分;慈姑与水稻的共生效应(小气候效应、物理屏障效应、“稀释”效应等)起到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水稻与慈姑的种植方式为间作;更优选地,所述水稻与慈姑间作种植的比例为3:1、4:2、5:3,即每3行水稻间作种植1行慈姑,或每4行水稻间作种植2行慈姑;或每5行水稻间作种植3行慈姑。更优选地,所述水稻与慈姑间作种植的比例为3:1,即每3行水稻间作种植1行慈姑。
优选地,所述水稻种植带与慈姑种植带之间间距为27~33cm,水稻秧苗插种株行距的规格为18~22cm×13~17cm,慈姑苗插播株行距为30~40cm×25~35cm 。更优选地,所述水稻种植带与慈姑种植带之间间距为30cm,水稻秧苗插种株行距的规格为20cm×15cm,慈姑苗插种株行距的规格为35cm×30cm。
优选地,水稻和慈姑间套作时的水分管理为:在水稻移栽至水稻有效分蘖期,坚持浅水移栽薄水分蘖,于水稻分蘖后期至幼穗分化前进行脱水搁田,此后至孕穗前以浅湿灌溉为主;孕穗期采用水层灌溉,灌浆期坚持浅湿灌溉为主,为兼顾水稻与慈姑的生长需要,应保持土壤湿润不开裂,晒田时采用“干一天,湿一天”的灌溉方法,水稻成熟前灌好最后1次跑马水,水稻收获后及时灌水回田,以利慈姑结球。
优选地,水稻和慈姑间套作时的日常施肥管理为:水稻在移栽后7~10天,施尿素作为分蘖肥,在移栽后45天施尿素促其开花,之后不再施肥;慈姑在移栽后7~10天施尿素,全田50%第二片立叶长出时追施尿素和复合肥作为发棵肥。
优选地,所述浅水灌溉的水层为1~2cm;所述浅湿灌溉的水层为0~1cm;所述孕穗期采用的水层不超过4cm。
优选地,所述水稻在移栽后7~10天的分蘖肥为每667m2施尿素5~10kg;所述水稻移栽后45天施尿素为每667m2用尿素5~10kg;所述慈姑在移栽7~10天后每667m2施尿素7~10kg;所述发棵肥为每667m2施尿素10~15 kg和氮磷钾比例为15 : 5 : 15的复合肥10~15 kg。
优选地,所述水稻为生育期为125~135天的中晚熟水稻品种,所述慈姑为所有适合在稻田种植的中早熟慈姑品种。更优选地,所述水稻品种为黄华占、合美占、粤晶丝苗2号等;慈姑的品种为江门市新会大鳌镇本地种、广州的沙姑、广东的白肉慈姑等;但本发明所属的水稻和慈姑的品种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几种,只要是生育期为125~135天的中晚熟水稻品种都适用于本发明,只要是可在稻田中种植的中早熟慈姑品种都适用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动门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力裸导线管型绝缘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