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μ2-4,4′-联吡啶-N,N′)-双[4-氨基-κ2N-(嘧啶-2-基)苯磺酰胺]-锌(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8221.3 | 申请日: | 2014-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峰;王世民;张晓凤;荆伟科;曹毅;于翔;翟圣国;王延伟;许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张真真 |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ub 吡啶 氨基 嘧啶 苯磺酰胺 ii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d10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及抗菌药物领域的一种双(μ2-4,4'-联吡啶-N,N')-双[4-氨基-κ2N-(嘧啶-2-基)苯磺酰胺]-甲醇-锌(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正迅速发展并成为材料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具有新颖结构的配位化合物一直是无机化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课题,这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而且在某些领域还表现一些特性及潜在应用。人们从配体设计到构造晶体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使用吡啶,咪唑,三氮唑,嘧啶类配体及其各种衍生物与金属离子反应设计合成的配合物种类繁多,构型多样。这类配体含有分子内共轭π健,具有良好的分子内电子传递和能量传递性能,与过渡金属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往往具有光、电、磁、及催化等方面的优良性能。通过吡啶和磺胺嘧啶的芳香体系形成的π-π堆积作用及分子间氢键等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和溶剂化效应,可以由简单的单核小分子配合物组装出许多具有新颖结构和特殊功能的多维超分子配合物。含有丰富配位点的多齿配体具有多变的配位模式, 这样的配体与金属盐反应常常能够得到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多维网状配位聚合物。氮原子上有一孤电子对,可以作为很好的电子供体,同而且氮杂环类有机配体种类繁多,得到的配合物结构新颖、性能优良,所以一直以来收到人们的极大关注。4,4'-联吡啶和磺胺嘧啶钠是典型的含氮杂环配体,同时具有优良的共轭性、质子接受性和配位选择性等,很容易与金属形成具有一维、二维、三维网络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而且磺胺嘧啶钠类化合物是优良的抗菌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μ2-4,4'-联吡啶-N,N')-双[4-氨基-κ2N-(嘧啶-2-基)苯磺酰胺]-甲醇-锌(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配合物热稳定性好,且制备工艺简便易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μ2-4,4'-联吡啶-N,N')-双[4-氨基-κ2N-(嘧啶-2-基)苯磺酰胺]-甲醇-锌(II)配合物,所述配合物的化学式为[Zn(L1)2(L2)2MeOH]n,n的取值范围为无穷大,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也可以表述为[Zn(L1)2(L2)2MeOH]∞,其中L1为4,4'-联吡啶, L1的结构简式为:
L2为4-氨基-κ2N-(嘧啶-2-基)苯磺酰胺;L2的结构简式为:
,
所述配合物为无色板型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 =24.243(4) ?,b= 11.2766(17) ?, c= 15.799(5) ?,a= 90°,β= 127.986(2)°,γ= 90°,V=3404.0(13) ?3。
所述配合物是具有一维链状结构,这种一维链状结构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其中金属Zn(II)中心位于一个扭曲八面体的配位环境中,六个与Zn(II)配位的N原子中其中两个来自独立的两个4,4'-联吡啶,其它四个N原子来自两个独立的磺胺嘧啶的2种双齿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