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7620.8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6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7/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致动器 | ||
提供一种马达致动器,能够有效地抑制润滑脂向外壳内飞散。马达(20)具有:马达壳体(23),具有固定有含油轴承(28)的轴承收容部(25);和旋转轴(21),从轴承收容部(25)向马达壳体(23)的外部突出。马达壳体(23)经由O形环(30、31)弹性地支撑于外壳(10)。轴承收容部(25)具有:筒状部(25a),收容含油轴承(28);和凸缘部(25b),与含油轴承的轴方向外端面(28a)对置,且形成有供旋转轴插通的开口部(25c)。含油轴承在轴方向外端面的内周侧具有涂布有润滑脂(29)的第二倒角部(28e)。开口部的内径(d1)被设定为大于旋转轴的外径(d2)且小于第二倒角部的外径(d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马达致动器中的润滑脂泄漏的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汽车等车辆上所使用的空调装置的气流调节阀的驱动源,公知有通过马达驱动的马达致动器。
这种马达致动器一般在将盖组装在壳体主体上而成的收容壳体中收容马达及该马达的减速机构。此外,马达包括具有在轴方向上突出的一对轴衬(boss)部的马达外壳、以及安装有从一个轴衬部向马达外壳的外部突出而与蜗轮啮合的蜗杆的旋转轴。并且,在壳体主体及盖上设置有经由安装在各轴衬部的外周上的弹性构件(O形环)来支撑马达的一对壳体侧支撑片及盖侧支撑片。
在上述马达致动器中,为了防止设置在一个轴衬部上的含油轴承处的油膜耗尽,会在含油轴承上的蜗杆侧的端面涂布润滑脂,但存在由于伴随着马达旋转而产生的振动等导致该润滑脂容易向收纳壳体内飞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致动器中,在一个壳体侧支撑片和盖侧支撑片上,一体地形成与一个轴衬部上所设置的含油轴承的外端面对置的对置单元,在设置于该对置单元的缺口中插通旋转轴。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13-90502号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致动器中,为了充分防止润滑脂飞散,将设置在上述对置单元上的缺口设置得稍大于旋转轴的直径,并将旋转轴与缺口的间隙设定为最小限度是很重要的。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致动器中,难以充分减小旋转轴与缺口的间隙,其原因如下。
首先,在上述马达致动器中,为了避免伴随着马达旋转而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收容壳体,经由弹性构件将马达支撑于收容壳体是很重要的。并且,在这样将马达经由弹性构件支撑于收容壳体的情况下,由于来自蜗轮的反力,马达整体容易和蜗杆一起向远离蜗轮的方向位移(倾斜移动)。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致动器中,由于用于防止润滑脂飞散的对置单元一体地形成在壳体侧支撑片和盖侧支撑片上,因此即使包括旋转轴在内马达整体倾斜移动,对置单元也不倾斜移动。因此,若旋转轴与缺口的间隙小,则旋转轴与对置单元接触,存在产生异常声音或无法得到预定的驱动力的忧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课题的马达致动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马达致动器,在外壳内收容有马达和使上述马达的旋转减速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马达具有:马达壳体,具有固定有含油轴承的轴承收容部;和旋转轴,从上述轴承收容部向上述马达壳体的外部突出,上述马达壳体经由弹性构件支撑于上述外壳,上述轴承收容部具有:筒状部,在上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上突出,收容上述含油轴承;和凸缘部,与上述含油轴承的轴方向外端面对置,且形成有供上述旋转轴插通的开口部,上述含油轴承在轴方向外端面的内周侧具有倒角部,在上述倒角部上涂布有润滑脂,上述开口部的内径大于上述旋转轴的外径且小于上述倒角部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马达致动器中,优选的是,上述凸缘部与上述含油轴承的轴方向外端面接触。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7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