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指示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6932.7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9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和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3/00 | 分类号: | B66B3/00;F21S8/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指示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梯的层站设置的指示灯。
背景技术
电梯的指示灯是对位于电梯层站的利用者预报轿厢的到达并且显示到达后的运转方向的装置,对应于被并列设置的电梯的各层站出入口而设置。
现有的电梯的指示灯构成为在透光性的丙烯导光板的周缘部设置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在丙烯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感光性膜,在该感光性膜上印刷有利用对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产生感光反应的涂料表现出来的文字和/或箭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其它的现有的电梯的指示灯构成为将发光体固定于层站壁面,该发光体是将多张膜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进行组合形成为三维形状而得到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397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2375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电梯的指示灯中,由于采用导光体,因而存在显示尺寸受到限制的问题。另外,基本上由于显示面需要是平面,因而也存在难以形成任意形状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的电梯的指示灯是将薄且刚性低的多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进行组合形成为三维形状来制得发光体,因而发光体的操作要小心,存在其安装/拆卸的作业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指示灯,其显示尺寸和形状的扩展性高,且容易在层站壁上安装及拆卸。
本发明的电梯的指示灯被设置在电梯的层站壁,对轿厢的到达进行通知,该电梯的指示灯具有:膜状的面发光元件,其具有显示所述轿厢的到达的显示部;基座,其设于所述面发光元件的背面侧,支承所述面发光元件;透光性的护罩部件,其设于所述面发光元件的正面侧,使得将所述面发光元件夹在该护罩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安装部件,其连接所述护罩部件和所述基座;以及固定单元,其将被连接的所述护罩部件和所述基座以从所述层站壁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层站壁。
根据本发明,由于采用膜状的面发光元件,因而显示尺寸不会受到制约,而且容易形制作成任意的形状。因此,能够实现显示尺寸和形状的扩展性高的指示灯。
另外,薄且刚性低的面发光元件被夹在基座和护罩部件之间,并通过安装部件被连接成一体,因而容易操作处理,指示灯的安装/拆卸的作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层站的主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指示灯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指示灯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4层站壁;5、5A指示灯;6面发光元件;6a显示部;6b布线部;7基座;8凹部;9护罩部件;10凹槽;11安装部件;11a按压部;11b安装座;11c卡定部;14安装托架;20基座;21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电梯的指示灯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电梯层站的主视图,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指示灯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1中,层站三方框1立设于层站,构成层站出入口。层站门2设于层站三方框1的井道侧,对层站出入口进行开闭。层站按钮3设于层站壁4,具有在层站登记对轿厢的召唤的上行层站呼梯按钮3a和下行层站呼梯按钮3b。指示灯5设于层站壁4,预报轿厢的到达并显示到达后的运转方向。
下面,参照图2说明指示灯5的具体结构。
指示灯5具有:面发光元件6,其显示轿厢的到达以及到达后的运转方向;基座7及护罩部件9,它们对面发光元件6进行保持;以及安装部件11,其将配置在基座7和护罩部件9之间的面发光元件6连接成一体。
面发光元件6例如采用膜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被成形为三角形的显示部6a、从显示部6a的一条边延伸出来的布线部6b、和被安装在布线部6b的前端的连接用连接器6c。
基座7被制作成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并且,基座7的由等腰三角形截面的等边构成的侧面分别成为面发光元件6的载置面。另外,凹部8以规定的槽深被凹陷设置在基座7的底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并将槽方向设为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其中,该底面是由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底边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6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梁水平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计算量的柱面全景图实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