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电解制限载联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6525.6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9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万名炎;汪作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咸宁三合机电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7/00 | 分类号: | F16D67/00;F16D65/14;F16D1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电 解制限载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电解制限载联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动限载联轴器具有联轴器、限载器和制动器的功能,可达到联轴传动的效果,机器在超载时可以保护机器,也会因为机器的停止而马上制动,在负载不大和起升机构应用中,制动不能解除,会引起制动限载联轴器整体发热,因此现有的制动限载联轴器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设计一种既有联轴、限载和制动功能的通电解制限载联轴器,并且在有或无负载和起升机构的应用中,制动都能解除,弥补现有制动限载联轴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制动弹簧、电磁铁和弹簧座同轴心线安装,制动弹簧直接压在弹簧座上,电磁铁套在制动弹簧的外圈上,电磁铁与弹簧座相邻安装,并且电磁铁与弹簧座相邻的端面相距气隙1至1.5毫米,制动弹簧卡在大支架上,沿轴向可以向上端盖方向移动。
动力源从主动联轴器输入后,电磁铁开始通电,电磁铁产生的吸力,使电磁铁将弹簧座紧紧的吸合在一起,进一步压缩制动弹簧。由于正反内外螺旋套和内螺旋制动盘自身的转动惯量的原因,必然性地产生动量矩,动量矩加上制动状态的制动力矩促使正反内外螺旋套和内螺旋制动盘相对主动联轴器沿正反多线矩形螺旋产生角位移,产生一定的轴向力,并且无论旋转方向,内螺旋制动盘均沿轴向向动力输入轴主向产生轴向位移,使平面轴承、内螺旋制动盘和弹簧座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实现解除制动的目的。
主动联轴器和从动联轴器由于采用螺旋齿面啮合联接,当机器过载时,主动联轴器和从动联轴器螺旋齿面啮合,啮合后产生轴向力,当产生的轴向力超出了制动弹簧的轴向压力时,主动联轴器沿轴向向齿面后方移动,主动联轴器必会沿轴线方向推动平面轴承、内螺旋制动盘、弹簧座和电磁铁,产生轴向位移,进一步压缩制动弹簧,为了达到与制动弹簧推力的平衡,直到主动联轴器的螺旋齿面与从动联轴器的螺旋齿面完全脱开,不再传动,处在打滑的状态,起到了限载保护工作机的作用。
停机时,主动联轴器失去动力,制动弹簧被压缩时储存的能量立即释放出来,推动弹簧座上加压的制动弹簧、平面轴承、内螺旋制动盘和制动片支架产生摩擦的同时,制动片支架与从动联轴器内螺旋制动盘产生摩擦,实现了制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具备联轴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制动器和限载器的功能,起到了停机立即制动和过载时保护工作机作用,在负载很小和起升机构的应用中,完全解除了制动。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带正反螺旋套的制动限载联轴器整体结构图。
附图2:正反内外螺旋套外形结构图。
附图3:内螺旋制动盘外形结构图。
附图4:从动联轴器外形结构图。
附图5:主动联轴器外形结构图。
附图中:1—上端盖,2-滑动轴承套,3—螺栓A,4—弹簧垫圈A,5—上弹簧座,6—制动弹簧,7—复位弹簧,8—电磁铁,9—弹簧座,10—平面轴承,11—内螺旋制动盘,12—大支架,13—从动联轴器平面轴承,14—滚动轴承,15—轴用挡圈,16—从动联轴器,17—螺栓B,18—弹簧垫圈B,19—下端盖,20—制动片,21—制动片支架,22—正反内外螺旋套,23—主动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1所示:从动联轴器16通过从动联轴器平面轴承13、滚动轴承14和轴用挡圈15固定在下端盖19上。
说明书附图1所示:制动片20采用胶接的方式胶接在制动片支架21的两个端面。
说明书附图1所示:内螺旋制动盘11、平面轴承10、下弹簧座固定板9、下弹簧座8、制动弹簧7、上弹簧座6和上弹簧座定位板5沿轴心线串联连接。
说明书附图1所示:滑动轴承套2过盈配合安装在上端盖1上。
说明书附图1所示:上端盖1通过多个螺栓A3和弹簧垫圈A4固定在大支架12上。
说明书附图1所示:下端盖19通过多个螺栓B17和弹簧垫B18固定在大支架12上。
说明书附图1所示:内螺旋制动盘11和从动联轴器16把胶接好的制动片20和制去片支架21夹在中间。
说明书附图2所示:正反内外螺旋套上有一环形台阶。
说明书附图3所示:内螺旋制动盘11上有一止口。
说明书附图4所示:从动联轴器16为单齿螺旋面联轴器。
说明书附图5所示:主动联轴器23为单齿螺旋面联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咸宁三合机电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省咸宁三合机电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6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