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均质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85705.2 申请日: 2014-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4047598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贺洪举;齐宝权;胡振平;张树东;周政英;屈玲;赵中明;姜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B49/00 分类号: E21B49/00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毛光军
地址: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非均质古 岩溶 碳酸盐 岩储层 产能 预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非均质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方法,属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作为最古老的油气勘探层系,储层具有多期溶蚀、多重介质、孔隙结构复杂、岩溶发育、硅质等充填作用强以及非均质、似均质储集体相互重叠的特点,造成了复杂的空隙空间结构,其产能评价更是一道难题。

通常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气饱和度,并借助于神经网络法来评价储层和预测产能。当孔隙或溶蚀孔的大小和分布较均一时,这种方法评价储层和预测产能是较为有效的。但是在各向异性较强,特别是孔洞大小的差异较大或分布不均,即溶蚀孔洞的非均质性较强时,该方法的偏差较大。为了解决此问题,:《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01期提出了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及产能评价方法探索: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的定量评价以及产能预测一直是测井分析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利用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和偶极声波测井等资料分析了非均质储层特征,通过核磁共振测井分析了孔径大小及其与渗透率的关系,介绍了如何利用POROSPECT计算结果来描述原生、次生孔隙度,并研究了成像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定量描述非均质储层的方法,较好地探索了孔洞缝发育程度、总孔隙度、次生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大小与产能的关系以及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测井评价产能的适应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技术还存在如下不足:

1、完全忽视了基质孔隙度对产能的贡献。

2、渗透率是根据核磁共振测井和斯通利波时差计算的渗透率,但斯通利波时差受泥饼影响较大,因此不利于提高渗透性评价的准确性。

3、没有考虑面洞率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导致产能预测精度较低。

4、现有技术主要分析了成像计算的次生孔隙度、储层厚度以及核磁渗透率、储层厚度与产能的相关性,都是单一因素的分析,并未形成综合信息的产能预测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产能评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非均质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方法。本发明解决了非均质岩溶储层的精细刻画和表征问题,解决了非均质古岩溶储层渗透性的问题,解决了非均质古岩溶储层产能的主控因素问题,解决了这些主控因素的定量计算问题,从而进行产能预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均质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储层参数处理,对储层进行分类,按分类储层进行储层厚度统计;再确定与产能相关的关键参数:基质孔隙度、斯通利波能量衰减、面洞率和储层厚度;根据确定的关键参数,计算得出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RQ),并根据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RQ)建立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建立的产能预测模型对非均质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产能预测。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最优化算法计算基质孔隙度;

b、通过阵列声波能量归一化处理、井眼校正之后的能量损失,计算斯通利波能量衰减;

c、通过电成像图像处理,计算面洞率参数;

d、按分类储层进行储层厚度统计;

e、确定与产能密切相关的关键参数;

f、根据确定的关键参数,计算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RQ;

g、根据计算得到的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RQ建立产能预测模型,根据产能预测模型对非均质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产能预测。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a1、通过最优化算法计算硅质含量,计算岩性剖面,消除硅质的影响,再根据岩性剖面计算声波和中子及密度加权平均孔隙度;

a2、按孔隙度Ф≥7%为Ⅰ类,7%>孔隙度Ф≥4%为Ⅱ类,2%≤孔隙度Ф<4%为Ⅲ类对储层厚度和孔隙度进行分类。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b1、首先进行声波能量值的归一化:将该井斯通利波能量做直方图统计分析,选取最大值作为斯通利波能量的基值,将目的层段的斯通利波能量值分别除以基值,将得到的数值作为归一化后的斯通利波能量值,将斯通利波能量值统一到0~1;

b2、通过能量值的归一化处理,再作井眼校正,消除非储层因素的影响;

b3、定量计算斯通利波能量衰减:

AST=(1-AMPST/AMPSTM)*100%-(1-AMPST/AMPSTM)*100%*VSH

其中:

AST为作归一化和岩性校正的斯通利波能量衰减;

AMPST为斯通利波能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5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