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盐酸酸洗工艺废水COD值的精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85656.2 | 申请日: | 2014-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潘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春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4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盐酸 酸洗 工艺 废水 cod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COD值的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带钢盐酸酸洗工艺废水COD值的精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带钢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需要酸洗,在带钢的表面酸洗工艺中,采用质量分数≥31%的工业盐酸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酸洗液与钢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达到除锈、除污的目的。酸洗过程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包括漂洗段的漂洗水、酸雾冷凝塔和机组系统等泄漏所产生的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Cl-和Fe2+,环保部门依据国标GB13456-199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要求酸洗产生的废水经水处理站处理后的COD含量必须控制在≤100mg/L的范围内,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才能排放。因此,COD检测准确与否非常重要。它是关系到酸洗废水排放是否能够达标的监控手段。同时也为废水处理工艺的调整提供了有效科学的依据。
现有的废水中COD值的测量方法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GB11914-89的方法进行测量,该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的工业废水COD值的测量,而带钢盐酸酸洗工艺废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Cl-和Fe2+,采用GB11914-89的方法进行COD值测量测定结果与真实值偏差较大,无法准确测量,从而无法对酸洗废水是否达标做出准确判定,影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盐酸酸洗工艺废水COD值的精测方法,针对带钢盐酸酸洗工艺废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Cl-和Fe2+的特性,可以较精确的测定带钢盐酸酸洗工艺废水COD值,便于环保监测的准确判定,利于废水的环保控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钢盐酸酸洗工艺废水COD值的精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带钢盐酸酸洗工艺废水100ml以上作为水样,经前处理后作为被检测液。
(2)检测被检测液的氯离子含量,当被检测液的氯离子含量超过1000mg/L时,稀释被检测液直至被检测液的氯离子含量在1000mg/L以下再用于检测。
(3)取氯离子含量在1000mg/L以下的被检测液20mL加入锥形瓶内,按照硫酸汞:氯离子的质量比=30:1的比例向锥形瓶内加入硫酸汞,接着加入10mL浓度为0.25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4-5颗沸石,摇匀。
(4)将锥形瓶连接至回流装置冷凝管的下端,接通冷凝水,从冷凝管上端缓慢加入30mL硫酸银-硫酸试剂,然后加热锥形瓶内液体至120-130℃沸腾起保温回流100-120min。控制锥形瓶内液体120-130℃回流,这样能保证
(5)冷却后,用20-30mL水自冷凝管上端冲洗冷凝管后,取下锥形瓶,向锥形瓶内加水稀释至140mL。
(6)锥形瓶内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向锥形瓶内加入3-5滴1,10-菲绕啉指示剂溶液,用浓度为0.10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通过公式计算出COD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春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春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5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力泵
- 下一篇:主变压器中压侧死区故障判断方法及后备保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