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4916.4 | 申请日: | 201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文闯;杨燕;王树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 地址: | 21316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超声速 分离 实验 系统 | ||
1.一种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包括:压缩机、缓冲罐、加湿器、加湿罐、超声速旋流分离器、二次分离罐、气体缓冲罐;其特征在于:压缩机的出口与缓冲罐的入口相连,缓冲罐的出口连接换热器的入口;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加湿罐的干气入口;加湿器通过管线与加湿罐的湿气入口相连,加湿器与加湿罐相连的管线上安装有调节阀;加湿罐上设有加湿罐湿气入口、加湿罐干气入口和加湿罐湿气出口;超声速旋流分离器设有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入口、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液体出口和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干气出口;加湿罐的湿气出口通过不锈钢管线与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入口相连,由加湿罐至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方向不锈钢管线上依次安装电动调节阀、阀后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第一气体旋涡流量计、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液体出口通过管线与二次分离罐的入口相连,管线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二次分离罐设有入口、滑脱气出口和滑脱液体出口;滑脱液体出口设有不锈钢管线,不锈钢管线上设有球阀;滑脱气出口通过管线与第一阀前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相连;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干气出口通过管线与气体缓冲罐相连,由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干气出口至气体缓冲罐方向管线上依次安装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气体旋涡流量计;气体缓冲罐的出口通过管线与第二阀前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相连;第一阀前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出口和第二阀前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出口通过管线汇合经过换热器后形成干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机为螺杆压缩机,工作压力为0.4~2MPa,排气量为0~1200m3/h,空气从气体入口进入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加湿器为高压微雾加湿器,工作压力为2~12MPa,加湿量为0~100m3/h。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加湿罐为顶端、底端均采用半球壳体封闭的不锈钢圆柱型壳体,加湿罐直径为1000mm~3500mm,壁厚为4mm~20mm,高度为2000mm~4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超声速旋流分离器采用不锈钢壳体,工作压力为0.4~2MPa,流量为300~600m3/h,超声速旋流分离器的入口直径为40mm~80mm,干气出口直径为40mm~80mm,液体出口直径为40mm~8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液体出口与二次分离罐的入口相连的管线为不锈钢管线。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滑脱气出口与第一阀前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相连的管线为不锈钢管线。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干气出口与气体缓冲罐相连的管线为不锈钢管线。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缓冲罐的出口与第二阀前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相连的管线为不锈钢管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气体超声速旋流分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阀前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出口和第二阀前调节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出口通过不锈钢管线汇合经过换热器后形成干气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49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