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3571.0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余;柳升龙;韩冰;张雷;张彤;尚方;宋杭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通信 指挥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急通信指挥方舱。
背景技术
应急通信保障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通信网设施遭受破坏、性能降级或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等特殊通信保障任务的情况下,应急通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以来,我国加强了电网的建设,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网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随着输电网范围的扩大,对故障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偏远地区或通信不发达地区的输电网出现故障时,现场的应急通信指挥就显得极为重要。现有的应急通信指挥一般采用应急通信指挥车,通过在车上配备相应的通信设备后实现应急通信功能。但是这种应急通信指挥车由于采用汽车车辆作为运输载体易受到道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不能靠近故障现场或不能通过其他运输工具转运,使其现场通信指挥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现有应急通信指挥车设施简陋只能满足基本的通讯保障且运行保障基本依靠作为载体的汽车车辆来提供,自持力差,很难适应恶劣工况下的应急通信指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应急通信指挥车存在的以汽车车辆作为运输载体易受到道路、环境等因素影响,以及运行保障过度依靠作为载体的汽车车辆来提供,自持力差的问题,而提出了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
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它包括箱体、通信部件、供电保障部件、控制部 件及后勤保障部件;所述箱体为矩形空心箱体结构,箱体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方舱门,箱体分为控制舱体和设备舱体,所述设备舱体设置在控制舱体下部;所述控制舱体内部设置有现场指挥员控制台-、生活保障区-、后勤保障区-、供电配电区-、飞控操作台-和通讯网络区-;所述生活保障区-和后勤保障区-并列设置在控制舱体的一侧,所述供电配电区-、飞控操作台-和通讯网络区-依次并列设置在控制舱体的另一侧,现场指挥员控制台-设置在控制舱体中部;通信部件包括通讯器、通讯天线、通讯天线馈线、通讯天线装设台和通讯天线升降杆;所述通讯器装设在箱体的控制舱体内部,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线缆窗和后线缆窗;所述通讯天线固定装设在通讯天线升降杆的顶端,通讯天线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设置在通讯天线装设台上表面;通讯天线装设台固定装设在箱体的后端面的底部;通讯天线的通讯信号输出输入端通过通讯天线馈线穿过箱体上设置的前线缆窗或后线缆窗与箱体内部的通讯器的通讯信号输入输出端相连;所述供电保障部件包括供电电池组、逆变器及多个供电接口;所述供电电池组设置在箱体的设备舱体内部;供电电池组通过电源连接线分别与逆变器和每个供电接口相连;所述逆变器和多个供电接口均设置在控制舱体内部,所述通信部件、供电保障部件、控制部件及后勤保障部件均由供电电池组进行供电;控制部件包括现场指挥员控制台及飞控操作台;所述现场指挥员控制台及飞控操作台的控制数据信号输出输入端均与通信部件的通讯器的控制数据信号输入输出端相连;后勤保障部件包括进排风口、弹射架、发电机组及梯子;所述进排风口设置在箱体的前端面的底部,进排风口通过进气管道与车辆载体的空调或暖风出风口相连;弹射架和发电机组均设置在设置有方舱门的箱体的一侧侧壁;弹射架和发电机组分别设置在方舱门的两侧;梯子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后端面上。
本发明具有设计独立,运装便利的优点,摆脱了传统以汽车车辆作为运输载体易受到道路、环境等因素影响的束缚,通过上端面设置的吊装吊环可方便地起吊安装,可以通过火车、汽车、直升机及其他运载工具实现转运。并可通过自身设置的供电电池组实现运行保障,同时本申请所述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还设置有发电机组及油箱和油箱架,极大地提高了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自持力。本发明可广泛适用于各类恶劣工况条件下的应急通信指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述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的后视图;图3为本申请所述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的俯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所述应急通信指挥车方舱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叠加式货架
- 下一篇:一种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