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桌面画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3456.3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97/04 | 分类号: | A47B97/04;A47B2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月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桌面 画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美术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简易的在桌面使用的桌面画架。
背景技术
目前,学生、画家、绘画爱好者在绘画时会经常使用画架。一般的画架由支撑腿和托板组成,经常使用的画架是通过三根支撑腿形成三角锥或者四根支撑腿进行固定,并在地面上使用。现有画架都需要在室内单独占有一定空间才能使用,当室内面积比较狭小的时候将无法使用。如果在桌面上进行绘画,通常只能直接将画板水平放在桌面上进行绘画,这种绘画方式则不利于画面的整体观察与把握。另外有些类型的绘画要求必须要将画板竖放,从而方便绘画。现在市面上有的桌面画架,只是简单的将大画架按比例缩小,只能适应较小画幅,在桌面所占面积也比较大。因此,需要一种在桌面上使用,适合较大画幅、所占面积较小、画板可以竖放的画架。
中国专利CN202365306公开了一种桌边型画架,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顶部位置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到下盖中部位置,上盖中部位置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到下盖底部位置,下盖底部位置和第一连接杆的中部通过第三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由活动螺母固定。使用时,找到一个桌面,将桌边型画架安放在桌面边缘位置,下盖放在桌面上,打开上盖,此时需要先打开活动螺母,将上盖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固定住活动螺母,此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就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该桌边型画架使用时不方便,对桌面要求较高,且限制了画板的安放高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设计一种供桌面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占面积小、存储方便的画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桌面画架,包括底座、档杆、支撑杆、横梁杆,所述底座上设有三排圆形孔洞;所述支撑杆底端设有与圆形孔洞匹配的圆形插头,档杆底部设有与圆形孔洞匹配的圆形插头,支撑杆上端设有十字形凹槽,横梁杆下端设有一字型突起,横梁杆的一字型突起与支撑杆的十字形凹槽横向卡合,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档杆、支撑杆和横梁杆能够放置于底座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桌面画架还包括加长支撑杆,所述加长支撑杆顶端设有十字形凹槽,加长支撑杆底端设有与支撑杆上端匹配的十字形突起,能够将支撑杆和加长支撑杆连接到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档杆底部设有两个与前排圆形孔洞匹配的圆形插头。
优选的是,所述档杆为伸缩杆。
使用时,将底座设有圆形孔洞的面朝上放置在桌面上,根据画幅宽度,拉伸档杆,将档杆的圆形插头插入前排圆形孔洞适当位置中。根据画幅的高度选择适合的支撑杆,根据画板厚度将支撑杆插入第二排或第三排圆形孔洞中。选择合适的横梁杆放置到支撑杆上。如果支撑杆长度不能满足画板需要,则将加长支撑杆与支撑杆进行插接,从而形成一根较长的支撑杆。使用完后将各部件进行拆分后,放置到底座中空空洞中,方便存储携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桌面画架能够桌面上使用,适合较大画幅,结构简单、方便灵活;画板放置在画架上的角度可以调整,方便绘画;存储携带方便;通过对底座各圆形孔洞的选择,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画作;通过选择支撑杆或支撑杆与加长支撑杆组合,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画作;不但使用的时候能够占用较小空间,而且当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画架拆开,方便存放及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存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中加长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横梁杆1、支撑杆2、底座3、档杆4、加长支撑杆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桌面画架,包括底座3、档杆4、支撑杆2和横梁杆1,底座上设有三排圆形孔洞;支撑杆2的底端设有与第二排和第三排圆形孔洞匹配的圆形插头,使用时将支撑杆2的圆形插头插入底座的圆形孔洞中,档杆4的底部设有与前排圆形孔洞匹配的圆形插头,支撑杆2的上端设有十字形凹槽,横梁杆1的下端设有一字型突起,横梁杆1的一字型突起与支撑杆2的十字形凹槽横向卡合,底座3为中空结构,使用完后将横梁杆1、支撑杆2和档杆4放置于底座3内部,携带存储方便。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麻改性及染色工艺
- 下一篇:用于多焦点超声治疗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