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自粘型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3349.0 | 申请日: | 2014-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7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先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台安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95/00;C09J109/02;C09J109/06;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8L23/16;C08K13/02;C08K3/22;C08K3/06;C08K3/04;C08K5/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沈美英 |
| 地址: | 20182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三元 防水 卷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建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施工性能良好、施工后形成的防水层与基层呈卯榫式交联、不易分离,且耐久性优异的反应自粘型三元乙丙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是一种具有优良防隔水性能、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国家一级防水材料标准、目前在国内外防水工程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的单层片材式高档橡胶类防水卷材。施工时不需要配用热源,可以采用以氯丁胶为粘接剂的冷施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且生成的防水层即时工作可靠性强的特点。但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氯丁胶粘接剂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游离甲醛,在施工涂布过程中会随着溶剂挥发到空气中,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因而不符合环保要求;其次,氯丁胶粘接剂的自身耐热耐寒性能较差,在环境温度的变化下容易老化,由此形成的防水层的工作可靠性受到氯丁胶粘接剂的制约,因而使防水层的长期工作寿命较难保证;此外,三元乙丙卷材是一种完全硫化、呈化学惰性的片状材料,片材重叠边沿间搭接时,化学活性较差的普通粘接剂不能胜任,故需要配用经严格筛选的对口活性化学粘接剂才能确保其胶接质量,导致总体施工成本较高。因而从环保、实用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单片式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施工时需要特殊粘接剂配合、生成的防水层的工作性能受粘接剂制约,导致施工成本较高和长期工作寿命较难保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施工时自身片材搭接边沿间、片材与工程基层间具有活性反应自粘功能、能生成基层粘结效果与主体材料同寿命的反应自粘型三元乙丙防水卷材。
本发明的反应自粘型三元乙丙防水卷材主体由表面防水层、中间自粘层和底部隔离层复合构成,特征在于:
a.所述的表面防水层是卷材的防水基础层,组分中包含有三元乙丙橡胶、氧化锌、硫黄、硬脂酸、高耐磨炭黑、加工油和促进剂DM,组分重量配比如下:
三元乙丙橡胶 35-40 %
氧化锌 1-2 %
硫黄 1-2 %
硬脂酸 1-2%
高耐磨炭黑 35-40%
加工油 25-30 %
促进剂DM: 0.5-1 %
其中: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具有优异的阻隔水、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性能,是表面防水层的主料,由日本三井化学4045型产品充任;所述的氧化锌具有促进三元乙丙橡胶的硫化、活化和补强防老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橡胶制品的撕裂强度及耐磨性,降低产品不良率,由市售的工业级产品充任;所述的硫磺具有改善硫化橡胶对温度敏感性的功能,由市售的工业级产品充任;所述的硬脂酸由市售的1801型常规产品充任;所述的高耐磨炭黑具有赋予橡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和抗老化的功效,由市售的N330型产品充任;所述的加工油具有减少混炼过程中动力的消耗,促进各种辅料的均匀分散,提高橡胶的伸长率和回弹性功能,起软化、增塑、增粘、抗老化的作用,由市售的DOP型产品充任;所述的促进剂DM具有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的用量和提高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功能。
b.所述的中间自粘层具有促进片材搭接边沿之间、片材与混凝土基层之间进行活性反应自粘的功能,组分中包含有70#沥青、软化剂、增粘剂、丁基橡胶IIR、丁苯橡胶、活化剂和填充料,组分重量配比如下:
70#沥青 20-25%
软化剂 8-10%
增粘剂 3-5%
丁基橡胶IIR 10-15%
丁苯橡胶 5-10%
活化剂 1-5%
改性剂 10-15%
填充料 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台安工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台安工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